-
万法归心录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4.22万字+
最近更新:跋
佛教著述。清康熙十五年(1676)祖源超溟著。一卷。问答体。以“须悟万法,归于一心”为宗旨,从十个方面阐述禅宗思想,即:一警省俗迷、二儒释论理、三释道辨伪、四顿悟修证、五教乘差别、六惟心净土、七禅分五宗、八十魔乱正、九经语引证、十劝善印施。书前有序文多篇。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0 立即阅读 -
五宗原
作者:汉月法藏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37万字+
最近更新:济宗颂语(附)
全一卷。又作五宗源、五宗元。明代汉月法藏撰。崇祯元年(1538)刊行。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密云圆悟之法嗣汉月法藏由于反对曹洞宗抹杀五家宗旨,仅单传释迦拈花一事,故评之为室中密授之死法,乃强调自威音王以来,无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为纠正曹洞宗之误而着此书。书成之后,其法弟木陈道忞著「五宗辟’,呵骂汉月。其门人潭吉弘忍则撰‘五宗救’非难木陈,极力为师辩护。此外,汉月之师密云圆悟,斥其为名利之徒,撰‘辟妄救略说’十卷。清雍正帝亦著「拣魔辨异录’,破斥潭吉之五宗救。故五宗原遂成为卷起师徒法眷间论争之书,可见明代禅风之一斑。其内容有临济宗、两脉合宗其来有据、云门宗、沩仰宗、法眼宗、曹洞宗、总结、传衣法注等八章,并附录济宗颂语。
更新时间:2023-03-09 16:31 立即阅读 -
延寿命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延寿命经
亦称《延年益寿经》、《益寿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谓如来将入涅槃,延寿菩萨请佛住世以救众生之苦难,佛为说此经,谓若抄写、散转、受持、读诵,可令短命众生长寿,并获如来救护。此经见录于《大唐内典录》、《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开元录》等,皆判为伪经。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仅存于敦煌遗书中,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敦煌遗书中又有另一种《延寿命经》,内容与此经大异。
更新时间:2023-01-19 15:16 立即阅读 -
要行舍身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7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要行舍身经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之大意谓,人于临终之际,若能以欢喜之心(心心相续)施舍自身皮肉筋骨于一切有情,则可不堕地狱,天曹地府之罪恶记录亦将随之消失。此经于唐代智升所撰开元释教录中受到严厉批判,被断定为伪经,而反对将之编入大藏经中,然民间普遍信仰流传此经。近代于敦煌发现十余种本经之手抄本,其中以英国学者史坦因(M.A. Stein 1862~1943)所发现者为最优。
更新时间:2023-01-19 15:19 立即阅读 -
佛说七佛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67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七佛经
佛说起佛经是佛教中一部经书的内容。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佛在祇园,为比丘说七佛氏族名字,及大弟子等。又广说毗婆尸佛降生瑞应,长阿含初大本缘经前分同本。
更新时间:2020-04-05 17:28 立即阅读 -
高王观世音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9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高王观世音经
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一卷。主要称颂观音菩萨种种威力神通,谓念颂此经可救诸苦厄,火不能伤,刀兵立摧。《大唐内典录》之“感应兴敬录”首次予以著录,谓北魏天平年间(534—537)定州募士孙敬德梦中得沙门传授此经,因诵此经而刀砍不死。《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七将此经作为正经收入小乘单译经中,并附注说明理由。《开元录》将此经移入“伪妄乱真录”,认为此经“不因传译”,依例不得入正编。此后中国历代大藏经均未收入。日本《卐字续藏》收有此经,敦煌遗书亦有收藏。
更新时间:2023-01-20 14:04 立即阅读 -
毗婆尸佛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79万字+
最近更新:毗婆尸佛经卷下
该经成立应该是在《佛说七佛经》成书之后。该经典是谈过去七佛的五部经典之一。模仿释尊传,列举过去七佛的第一佛毗婆尸佛(毗婆尸佛)的详细传记者。《佛说七佛经》的部分先成立,为了使其完成佛传,故加入本经,而成立类似于“大本经”的内容,但是只附加有关毗婆尸佛的部分,而成为本经。本经说法的场所并未提及。
更新时间:2020-04-05 17:28 立即阅读 -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3万字+
最近更新: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经中叙述天台山中一老师的奇事,谓写此经则可免于灾祸,至心读诵者得成佛道。本经在历代经录内均未见著录,历代大藏经亦不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24 立即阅读 -
佛说妙好宝车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妙好宝车经
亦称《妙好宝车菩萨经》、《宝车菩萨经》、《妙宝车经》、《宝车经》等。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北魏时淮州比丘昙辩撰,后由青州比丘道侍改治。一卷。述宝车菩萨受佛之命,“击生死军,杀烦恼贼”的故事。经中还宣传宝车度人之法及受持本经之无量功德。本经最早见录于《出三藏记集》卷五,被判为疑伪经。其后《法经录》卷四、《仁寿录》卷四、《静泰录》卷四、《内典录》卷四和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均著录该经于疑伪经录中。其中《内典录》称:“访无梵本,世多注为疑。”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28 立即阅读 -
七女观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9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七女观经
佛教经典。译者不详。一卷。述冥缘王七女得道之事。谓七女有一次出城游玩,于冢间见一死尸。姐妹七人绕尸三匝,涕零号哭,各说一偈,认为人命无常,应勤修福德。忉利天下凡,问七女所欲,七女所愿皆属“无想”,后皆得道果。此经与三国吴支谦译《七女经》(已收入历代大藏经)的主要内容完全相同。据历代经录记载,西晋竺法护译有《七女本经》一卷,西秦圣坚译有《七女本经》一卷,另有失译的《七女本经》、《七女经》各一卷,均佚。现敦煌遗书有收藏,或即上述四本之一。本经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误入疑伪部。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1 立即阅读 -
礼忏文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43万字+
最近更新:礼忏文之三
礼忏作为一种佛教仪式,是礼拜与忏悔的简称。礼忏文则是记录佛教信徒礼忏仪式的文书。我国传世文献及出土文献中保存有一定数量的礼忏文文献。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8 立即阅读 -
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06万字+
最近更新:南天竺国菩提达摩禅师观门
敦煌写本。首尾残,共二十九行,五百二十三个音节。龙谷大学藏本汉文原本对勘补残正误。由英国西门华德比定出来并做了转写。以答问记录的形式(问者、答者不明)解释佛教禅宗的若干概念,如“禅观”、“禅法”、“观门”等。又古藏文音译汉字写本长卷正面九十至一百十七行,也有相同文献的另一音译本。两本音译特征一致,关系密切,应是一本抄自另一本。
更新时间:2023-02-16 10:39 立即阅读 -
仁王经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23万字+
最近更新:仁王经疏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仁王经》的注释书。敦煌遗书藏本。为斯2502号,首残尾全,存八十一行。尾有题记:“开皇十九年六月二日抄写讫。”原卷无标题,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号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疏释“我闻”(残,惟存十五字)、“一时”四字;后一部分明《仁王经》所宗。两部分中间留有一段空白。从抄写形态看,两部分所疏应为同一经。《敦煌宝藏》则据前段将此号定名为《法华论》。在本疏中,作者认为《仁王经》以真性为宗,是如来圣弟子说;在菩萨、声闻两藏中,属菩萨藏收,为根熟空顿教法轮。本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0:46 立即阅读 -
明夷待访录
作者:黄宗羲 分类:佛教类 状态:连载中 总字数:2.23万字+
最近更新:奄宦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鲜明的启蒙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更新时间:2020-06-04 21:39 立即阅读 -
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1.81万字+
最近更新:佛说智慧海藏经卷下
又名《佛性海藏经》、《智慧海藏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二卷。北致98,首尾俱残,存二百二十九行。英国藏有S.2169、5181等。经文谓佛临涅槃,大众哀恋。佛应除疑菩萨之请,说众生之所以在三界轮回受苦,是因三毒箭之所射,四蛇之所啮,五狗之所盗,六贼之所怖,七杀之所没,八邪之所牵,万恶之所簇。然后逐一解释上述“三毒箭”、“四蛇”等法数的含义。又宣说受持此经的功德,最后宣说涅槃因缘。最初见录于《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判为伪经,故为历代大藏经所不收。于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3 立即阅读 -
华严经文义记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50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文义记(卷第六)
一卷。北齐释灵裕撰。释灵裕,俗姓赵,定州钜鹿曲阳 (今属河北省境内)人。身世生平不甚详。出家入寺后,钻研华严宗义。终身事佛奉法,有“裕菩萨”之称。曾担任宝山寺集记,由此开始笔耕。先后撰有 《华严经疏》、《华严经文义记》、《自余内外章疏》、传记等五十余部,总百余卷。其中,灵裕所撰华严疏及旨归合九卷,今所存乃卷六,释经卷第四十九至第六十,盖即疏之末卷也。灵裕从师于道冯,为惠光律师的再传弟子。《华严经文义记》一书内容:所释始自第十知识弥多罗尼,终于第四十三知识普贤菩萨。……故所序知识之数,仅有四十三。此《华严经文义记》一书的价值,较之灵辩之论,惠光之记,诚为逊色。而断句判章,间有独到之处。揆其用意,凡此记所详,多是当时他人文疏所略者。欲洞研华严者,此记亦不可废也。《华严经文义记》的不足之处是,于方广之致,未能多所发挥。此《义记》常见版本为续藏经本,或 《高僧传》 本传。
更新时间:2023-02-16 11:16 立即阅读 -
更新时间:2023-02-16 11:39 立即阅读
-
华严经疏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2.75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疏
全一卷。作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书为新译八十华严之注释书,然非八十华严全本之注释,以其间有跳漏者,故推测本书或系由残缺之片断整理而成者。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8 立即阅读 -
华严经章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39万字+
最近更新:华严经章
佛典章疏。作者不详。一卷。首残尾存。首尾均无标题,据内容拟题。略述《晋译华严经》三十四品每品之基本内容,因卷首残缺,故疏释实际从“四谛品第四”开始。行文言简意赅,与法藏《华严经探玄记》或有不同,故颇有参考价值。文末为《四弘誓文》一篇:一者誓断一切烦恼;二者誓修一切功德;三者誓度一切众生;四者誓成一切种智。称“菩提难入,以愿邀期。是以初发心菩萨将欲逝恶修善,广化众生,远求佛果,要以弘誓为本。弘誓既立,则愿无不从。”“最胜菩萨一誓,过于声闻百千劫行。菩萨行愿乃有无量,略举此四,总收都尽。”表现出大乘佛教强烈的重视菩萨本愿的思想,与净土思想相通。此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历代经录亦未著录,现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
更新时间:2023-02-16 11:49 立即阅读 -
回向文
作者:佚名 分类:佛教类 状态:已完结 总字数:0.10万字+
最近更新:回向文
又作回向文、回向偈。乃课诵或法会结束时,将读经之功德回向于自他或死者,使其成佛往生之文。例如法华经化城喻品所载之偈(大九·二四下):‘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另如唐朝善导之观经玄义分序偈(大三七·二四六上):‘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皆为一般常唱诵之回向文。回向文除短句外,亦有长文者。
更新时间:2023-02-16 11:53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