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部 地理类 北游录

北游录纪程

北游录 谈迁 29471 2023-08-09 21:58

  余结发期一当于燕。 既弃缰。 无户外之履。 窃自恨少壮时媿司马子长。 或一绳一笠。 庶几旦暮遇之。 间以告友人。 浸假有食言之惧。 过不自量。 附骥千里。 则邀惠于义乌。 方舟而北。 纡津征古。 十得一二。 昔者周公作里鼓。 不迷远道。 今其制佚矣。 余代之以侧理。 非足存也。 博弈犹贤。 唾壶欲阙。 执途之人而问之。 虽在桑榆。 于玩日愒月其未之敢出。 故纪程。

   癸巳 (公元一六五三年 清顺治十年)

  闰六月甲子朔。 客嘉兴。 先是。 夏四月。 义乌朱梅麓太史弘文院编修服阕。 有长安之约。 因会武林。 请俟于檇李。 而太史未至。 门人包令孺 【瑢昭】 家甪里街之东偏。 下其榻数夕矣。 宿澹永斋。

   己巳。 朱太史泊嘉兴北门。

  庚午。薄暮。太史以柬至。

  辛未。 昧爽入东门。 别梅溪李楚柔 【鸣谦】 。 沐我饭我。 返包氏。 酒数巡。 以轻舫登北门之舟。 如浮屋。 则访朱方庵 【升】 于楞严寺。 值海盐俞君升 【云来】 。 共携饯太史舟中。 烛跋而别。 仍作家报。 不胜黯然。 太史贻三十金。 托方菴为邮。 夜热。 不甚寐。

  壬申。 辰刻解维。 五里杉青闸。 其右羞墓。 为汉朱买臣妇。 买臣墓在甪里街东塔寺内。 又夏邑县东南三十五里亦有墓。 二十七里至江泾。 旧巨姓王氏、江氏居此。 其丝衣被天下。 大贾鹜集。 阻风而泊。 夜改榻始安。

  癸酉。 枕上闻榜人云欲雨。 方为旱农幸。 起视仍杲杲也。 三十里平望镇。 吴江县吴浙分界有驿。 门榜入浙第一程。 市多壁立。 西南莺脰湖。 以形似名。 唐张志和钓鱼处。 源自天目。 至荻塘会烂溪水。 并出平望、安德桥。 汇于此。 其东南汾湖。 一曰分湖。 界吴江、嘉善。 二十里八尺镇。 廛无完室。 相传明宪庙安妃姚氏家贫。 习纫(糹辟)贸市。 目不忤视。 应选入宫。 发素种种不盈尺。 登舟过平望。 一夕发长委地。 今地名八尺。 见冯梦祯嘉兴志中。 按宋陆游入蜀记。 过平望二十里曰八尺。 则前说妄也。 地产银鱼。 土人暴之为(月肃)。 贵纤白。 二十里泊吴江县北马头。 宋天圣初。 平江府通判建安徐奭自嘉兴市泾至吴江赤门石桥。 九十余里筑隄缮桥。 今嘉兴之桥道侵削。 挽人至没胫。 入吴江完整。 昔丙戌北兵大至。 役杭嘉人治驰道。 可并五骑。 凡宅墓稍碍。 俱彻之。 岸水版筑尤苦。 曾几何时茀废。 惜哉。 又崇祯戊辰秋。 游虎丘。 经吴江城西门。 晚走东门之长桥。 袤千余尺。 登垂虹亭。 诘朝。 渡太湖。 浩瀚无际。 辛巳后娄涉吴江。 直城之东折行。 从运河焉。 又吴江城南方塔。 其巅云与 吾县之长安坝等。 水势洼隆迥别如此。 故吴易潦杭易涸。 苏州旧名平江。 谓地下与江水平也。 宋庆历二年筑隄便运。 截江流五十里。 致太湖水。 溢而不泄。 仅于宝带桥分势。 下通吴江。

  甲戌。 晓望西山。 致有爽气。 二十里尹山桥。 桥左一培塿耳。 九里□宝带桥。 唐元和中刺史王仲舒筑石隄通运。 亘数十里。 隄外吴淞江。 内为澹台湖。 捐带建桥。 桥洞五十有三。 澹台灭明南游。 家于此。 后陷为湖。 吴县西南十八里。 经(鬳(大齿))【矓】塘。 俗云鲇鱼口。 十里抵苏州葑门之灭渡桥。 历盘门、胥门。 多丘墟瓦砾。 往返城下。 中丞某垔其城。 不备衣袽。 窃为哂之。 城濠即夫差锦帆泾也。 未刻泊阊门。 金阊繁丽。 不减于昔。 阅书肆。 收四十余部。 朱太史曰。 苏、杭、金陵外。 鲜书肆矣。

  乙亥。 微雨。 寻霁。 朱太史午隙欲游虎丘。 怂恿之。 贶一舟。 经半塘。 道柳成列。 不似髠我西湖也。 酒数行。 及山下。 并葛衫蒯屨。 导隶噤声。 夕阴吹凉。 眉宇生绿。 自生公石、剑池、鹤涧而上。 登灵己寺。 径转庑旋。 领略幽旷。 返。 而材官建德朱氏酌太史。 临流披襟。 余辈为不速之客。 钱塘黄文甫 【宏宪】 。 师天主教。 谙日家言。 诋僧一行、郭守敬之学为未至。 余素苦觞政。 以太史知我。 免于濡首。 席散、漏尽二十刻。

   丁丑。 钱塘裘东皇 【龙】 来。 同北上。

  戊寅。 返裘东皇舟中。 见黄文甫铜简仪。 如镜径五寸。 缀环为北极。 中亘玑衡。 垂以丝。 节候星跹。 分面可攷。 第镂列纤毫。 须离娄之目。 余不能辨。 是日立秋。

  己卯。 阴。 苦暑。 累日不出。 崇祯甲申冬。 胶州高相国 【弘图】 解绂。 僦居姑苏城隍庙之南。 明年2月。 余返之常熟。 毛子晋 【晋】 邀相国于虎丘。 同云间朱太仆 【国盛】 、吴人徐元叹 【渡】 、僧石林。 横舟对月。 进河豚。 相国不箸。 太仆年七十五。 善容成郄老之术。 无夕不内。 语鄙亵。 石林善鉴墨刻。 明日。 相国出淳化阁帖。 俱硃笔旁注云文衡山。 似未然。 寻别相国。 四月终。 相国趋杭州。 五月终。 趋绍兴。 闰六月。 相国绝粒。 卒。 姑苏僦宅度仍属王氏。 欲返之不能作褦襶。 徒切西州之恸。

  庚辰。 热甚。 朱太史子不善乳。 僦居下津桥毛氏所。 便医。

  辛巳。 晚眺于下津桥。 不异兰台之风。 是夕舟人为太史子祝釐演剧。 余登饮颇酣。 或言阊门无蚊。 余曰。 否否。 连拄其口。 已阅冯元成集。 阊门沙盆潭无蚊。 松江金沙滩亦无蚊。 悔向之臆答。

  壬午。 游戒幢禅院。 徐中书青芝 【蓉】 捐别业以涤金谷之习。 右葬茂林祗和尚。 稠柏广隧。 同于北邙。 彼尸陀林不若是也。

  癸未。 是日吴人赛司疫之神。 士女骈舟如溱洧。 午同友人乘舴艋而西。 望王文肃相国墓道。 问其堂斧尚远。 自枫桥北入慈泰寺。 则旧王路禅院也。 万历中常侍张随建。 赛者丛焉。 仪仗供张。 导神以出。 及于城阌。 肩踵摩接。 不之耐。 还入寒山寺寓。 戍主益嚣。 江村渔火。 唐季犹雈苇之场。 非如今剧市也。 返同朱太史于门旁观赛者。 多角觝之戏。 时总戎王【? 】楼船泊下津桥西。 苍头弹一十岁女损目。 一老破脑。

  甲申。 早。 同范、沈二生间道趋虎丘。 田间植菱芰茨菰荸荠。 交荫蔚蔚。 良苗芃芃。 惟雨是渴。 半塘多新祠。 如土巡抚国宝。 且谴死。 何祠为。 有严烈妇顾氏墓。 以救夫自刎者。 徜徉虎丘间。 沈生呼茗酒俱。 再从虎丘桥而西。 中道值雨。 濡其衣。 行里许。 则土燥。 谚所云夏雨分牛迹也。

  乙酉。 卯刻始发舟。 五里枫桥。 新隄甚壮。 以风逆。 挽之强。 诗云。 汎汎扬舟。 绋纚维之。 绋。 缫也。 大索也。 纚。 绯也。 其挽舟之始乎。 二十里浒墅。 户部榷舟于此。 昔余轻艓通刺关使者而返之。 今苛细不堪矣。 材官朱氏仍饯太史。 侑以贾姬。 似琴操入道之年而善歌。 酒酣。 别改唐诗烛下。 姑苏望雨挹轻尘。 客路青青苗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北出吴关几美人。

  丙戌。 晨起望西南诸山。 其最高曰穹窿山。 幕以云。 或雨征。 而无如旱魃何也。 二十里望亭镇。 往夹河环阓。 今左岸茇舍。 屠沽者数家耳。 二十里新安镇。 三十里无锡南门。 自浒墅来。 隄不以石。

  丁亥。 早泊锡山驿。 至邹氏放生池。 柳浪游鳞。 诱以炊饵。 噞喁相向。 晡后。 同朱太史游慧山。 旧名九龙山。 贶一舟。 周公瑕 【天球】 所题青雀舫也。 小饮登陆。 故学宪邹愚公 【迪光】 石坊当其径。 曰山灵人杰。 意学宪未足副之。 第二泉出石穴。 方栏丈许。 汲未绝绠。 前为漪澜堂。 长沙李东阳书。 有碑刻诗二首。 大书正德巡抚豫章 【某】 立。 名氏铲去。 或李士实以党叛故磨去之耶。 稍南入樗里邹氏园。 脩庑曲池。 绮阁凉台。 在在而有。 大都以土木胜。 其题额并伤巧。 愚公以全力饰之。 今多易主。 瓜分而五之。 金谷平泉。 何足恨哉。 樗里。 即古之春申浦。 过惠山寺不入。 问二泉书院。 亦李东阳题门径。 虽觉邵文庄 【宝】 遗风不远。 则邹氏金注者拙矣。 慧山北连锡山。 惜未以一笻收之。 还舟。 太史运泉六十罂。 尝蒋氏酒。 甘而不冽。 舍之。 闻之扬子江水、惠山泉一升俱重二十四铢。 济南城内舜祠西杜康泉二十三铢。 无锡西门外梁溪。 源出慧山。 与运河合。 北门迎潮馆下即莲蓉湖。 今多堙。

  戊子。 晨发十五里潘丰镇。 五里洛社桥。 左墟而右廛。 凡乡落类然。 十二里五木镇。 十二里横林镇。 市民尚数百家。 通杂贩。 十里戚墅堰。 堰左。 戚氏栉比也。 运河自镇江至杭州。 相传隋炀帝凿。 济宁杨太史士聪于戚墅堰读遗碑云。 戚墅支河。 自六朝已有之。 此言必有所据。 夫使运道未通而先有支河。 此涓涓者将何所归。 则知自古而然。 非自隋始也。 或因而濬之耳。 余按禹治水于吴。 则通渠三江五湖。 其来久矣。 夫差凿邗沟以达江淮。 加潋江北。 岂苏常近地。 转饷齐楚。 独不为通达乎。 六朝都建康。 凡三吴船避京江之险。 自云阳西城凿运渎。 径至都下。 隋废二渎。 大业末穿京口至余杭八百里。 或深广。 或凿治参之耳。 自戚堰而北。 土坡蜿蜒。 循常州城南折行。 夹岸如复岭。 且十里。 泊西门之毘陵驿。

  己丑。 阴。 入常州城。 门阀林立。 闾阎勤侬。 各坊供龙神禳旱。 午、放舟十里新闸。 二十里泊奔牛镇。 相传梁武帝时有人于石城掘得一僧。 瞑坐土中。 奏于帝。 以问志公曰。 此入定耳。 可于旁击磬。 则出定矣。 试之果开目。 问之不答。 志公乃话其前事云云。 其僧一视志。 即南奔。 遣逐之。 坐地化为牛。 故因以名。 一曰。 汉时金牛出茅山奔此。 今置闸不闭。 按武进县西北彭山。 冈阜相属数百里。 有齐高帝泰安陵。 意古人治渠遗迹也。 夜微雨。

  庚寅。 行二十里吕城。 吴吕蒙尝筑此。 属丹阳。 其地饶于奔牛。 今瘠同。 市门多塞。 仅圭窦以避驿骚。 河中垒石。 左右置闸。 五十里泊丹阳县。 是日阴。 夜微凉。 南门对河石碑四。 一宣尼篆。 乌虖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一尹和靖。 一石曼卿。 一韦传中。 皆墓碑。 江左丹阳尹治在金陵。 非京口。

  辛卯。 发丹阳。 危岸数十尺。 如九折坂。 故一曰曲阿。 经练湖石闸。 晋陈敏引长山之水。 汇为练湖。 周百二十里。 石闸八。 湖水酿酒。 色白味甘。 十五里张官渡。 逆流舟不即前。 渡口居民数十家。 椿榆在门。 绿阴交映。 十八里黄尼坝。 隄益峭。 河流如壑。 高原之菽。 干不隃尺。 十八里新丰镇。 稍繁殖。 十里独山。 积土濯濯。 落照如画。 丹阳令安阳吴之谟。 出朱太史之门。 被劾方解组。 来谒太史言治状。 其脩石闸。 费千六百金。 诚坚整。 且举卓异。 以赋绌被劾。 则保障如茧丝也。 亡何。 野泊。 同朱太史饮颇醉。

  壬辰。 行十里丹徒镇。 秦始皇东游。 以此有天子气。 使赭衣徒凿龙目湖中长冈使断。 因改名丹徒。 今水北注江通潮。 潮方至。 挽舟而争。 邪许如沸。 □□桥左天枢庙。 祀汉留侯。 道家崇奉之。 旧鄞县沈文恭 【一贯】 题楹。 不及访。 道中华氏园。 竹树峭森。 彼素封。 不倾于乱。 亦足多也。 丹徒土沃。 村舍完洁。 二十里泊镇江西门。 闻丁卯桥在城南三里。 晋元帝子裒镇广陵。 丁卯日建。 今过其处。 惜未能问耳。 入城东。 经千秋桥至月华山。 城隍庙踞其阳。 稍北登公馆之万岁楼。 晋刺史王恭建。 按恭于黄鹤山西南创万岁楼。 西北创芙蓉楼。 俗传此楼飞向江外。 以铁锁縻之。 楼上时见白气如烟。 刺史必丧。 轻者贬。 若见紫气。 则进爵。 唐诗芙蓉紫气满西楼。 又江上巍巍万岁楼。 今守刘芳烈新修。 遐瞩江山。 顿起六朝之感。

  癸巳。 舟人树樯。 为避席。 同范生西走阳彭山。 出田间。 循垄而上。 东岳庙。 唐天祐间大夫周敬福建。 庙貌靓窈。 周氏裔世守之。 云宋丞相必大□。 明初尚书启新。 洪武十九年戍楚雄府。 改都匀。 谱牒诰誓犹存。 门内亭八角。 穴其脊以透木香。 此花之桁杨也。 重阶南出为逵。 稍西洪山寺。 门左多脩竹。 惜刊句题名增此君墨刑。 殿供水陆神像若干幅。 正德十五年内官缪瑾募绘于南都者。 又稍西入凌云寺。 庳小。 僧云本智果院。 唐时十八罗汉夜现光。 从宝盖山凌云去其二。 宝盖在寺西南。 土阜耳。 还阳彭之北麓。 入藏佛寺。 其地宜眺江。 而特垣隔之。 可笑也。 寻午饭。 则有北固之游。 循西门而北京口驿旁杨文襄一清祠。 东出委巷。 走田中。 避雨村舍。 少顷。 登甘露寺。 吴甘露中建。 脩庑数千尺。 陟凌云亭。 裸望作天际真人想。 右多景楼。 尤雄适。 阅碑记云。 楼一曰春秋。 一曰玩江。 皆俚甚。 记又云楼下有潭。 曹瞒题以秋月。 夫孟德南征。 在濡须。 非京口也。 山北支河通江。 岂秋月潭耶。 孙刘走马涧。 在秋月潭右。 山北下石室中。 贵人生祠。 游人诗刻。 往往刺目。 寺南径直而峭如危脊。 可数百武。 土山旁属。 意米芾海岳庵遗址。 缘涧而下。 得凤凰池。 明高皇帝所幸。 又孙刘试剑石。 顽矿鼎分。 外为演武场。 甲申。 郑都督鸿逵镇京口。 环山而栅。 今求其仿佛。 不复得矣。 暮雨。 终夜未止。

   七月甲午朔。 未刻雨霁。

  乙未。 朱太史招吴丹阳游金山。 晡刻。 同棹轻涛。 汨汨有声。 秋江澹冶。 佐我浮白。 及岸。 僧导从石门。 则苏学士解玉带处。 稍西龙游寺。 明辽王题额。 其第一泉。 僧井以欺人。 阶之劣。 登塔。 蹑一级。 苦汗而止。 吕仙阁胜概空拔。 妙高台不如也。 妙高台奉苏子瞻、僧佛印二铜像。 崇尺许。 面庞俱肥。 侧席睨对。 如聆谟欬。 而台外偪束。 又学士桄榔庵矣。 顺济龙王庙。 韩世忠伏兵堕兀朮处。 傍祠世忠。 当肖兀朮像其下为快。 顺治初。 梨园演麒麟传奇。 至兀朮哀告辕门。 改肩舆睥睨状。 主席不以为然。 又弘光元年。 吏部侍郎德清蔡奕琛入相。 于翰林院开宴。 末剧则兀朮哀告辕门也。 人事不脩。 妄相矜诩。 长江果天堑耶。 兵部郎杨文骢环金山而城之。 费万余缗。 弃之如敝屣。 至今有遗甓焉。 山左善财石。 山右郭璞墓。 中冷泉出其下。 近若咫尺。 风涛击撞。 望而神愠。 长洲陈明卿先生(仁锡)尝三过其墓。 有泉泓然。 或题曰。 卧影金山。 镲诗凿壁。 有汉寿亭侯画墨竹一枝。 亦神所授也。 阶级白石出香山。 距镇江□四十里金山。 以大江胜。 而六代时无闻。 今刻画极矣。 使山灵悔黥剩而返混沌。 愚公且移之矣。 还饮于舟。 斜晖迅飕。 各相别。

  丙申。 早起。 沿江三里曰银山。 多丛祠。 左曰补陀己。 其下垒石为门。 曰昭关。 按战国策。 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 夜行而昼伏。 至于菱夫。 【菱夫索隐云溧水也。 】 无以饵其口。 坐行蒲服。 乞食于吴市。 昭关在和州界。 距全椒二十七里。 又归德府城东南三十里。 亦曰昭关。 子胥渡江东走矣。 当径和州。 今京口其走姑苏道也。 门傍石壁鑱铱孝血字迹。 崇祯二年后学吴成学为伍师立。 以事问土人。 不能对。 岂即子胥事耶。 或今人因伍氏例见之也。 至西津渡。 京口旧名须口。 即西浦也。 瓜洲直其北。 玉山据江骨立。 江水汤汤。 不风而怒。 玉山寺之门一曰避风馆。 瓜洲馆亦如之。 并以急泊。 稍左危岿千尺。 上有神祠。 祠下重阶曰来烟亭。 蜀人雷起剑立。 吞吐波光。 缥缇无际。 然因金山而银而玉。 其汰已甚。 石卫尉以财累。 窃为山灵祟之。 南半里蒜山。 卷石戌削。 上设斥堠。 北魏焘至瓜步。 宋文帝遣司马刘元庆守蒜山。 咨议参军沈昙庆守北固。 尚书褚湛之先行京陵。 仍守西陵。 明高皇帝追败汉人于此。 太仓吴骏公先生蒜山怀古。 有满江红词。 沽酒南徐。 听夜雨江声千尺。 记当年阿童东下。 佛貍深入。 白面书生成底用。 萧郎裙屐偏轻敌。 笑风流北府好谈兵。 参军客。 人事改。 寒云湿。 旧垒废。 神鸦集。 尽沙沈浪洗。 断戈残戟。 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 任黄芦苦竹打荒潮。 渔樵笛。 仍过银山。 稍南金瓶山。 卑小。 其上残碑为元学田记。 碑阴隆庆戊辰仙居吴时来题。 曰水操亭。 山下潮音洞。 斗穴耳。 午饭讫。 又越阳彭而西。 十里大岘山。 秦始皇发赭衣所凿京岘也。 小憩于茶庵。 又南里余曰小九华。 万历初。 里人周楝弃家事地藏佛。 开山以代池州九华者。 规制轩翥。 问招隐、鹤林二寺。 云近之。 东出迷径。 披莽甚苦而反。 畏渴不畏步也。 是日。 吴丹阳贻扇币。 辞。

  丁酉。 便附家问。 宜兴陈编修实庵 【 于鼎】 来饯朱太史。 示赵子昂真草千字文同阅。 实庵极言巡台李成纪之绥静。 如高邮告讦。 至闭城绝人迹。 李至。 焚牒不问。 人始安。 赵氏墨迹。 太史私以为赝笔。 午祭江。 阻风。 泊蒜山。

  戊戌。 巳刻微雨。 午大风。 同泊金氏。 义乌金汉蕙。 己丑进士。 任广西右江道右参议。 驻柳州。 壬辰七月城陷。 八月至桂林。 十月入衡。 十一月遇害。 以丧还。 明年赠光禄寺卿。

  己亥。 巳刻乘风渡江。 十五里即瓜洲。 立鹠首纵目。 超忽顺流。 楚蜀收于一帆。 吾辈不能击檝中流。 犹当横槊赋诗也。 旧瓜洲村为扬子江之沙碛。 沙渐长。 其状如瓜子。 接扬子江。 居民萃焉。 唐为镇。 今立城。 称要地。 上下二闸。 始极挽力。 俄风息。 遂引缫。 吴夫差将伐齐。 筑邗城。 下掘沟为邗江。 自江东北通射阳湖。 西北入淮。 通运河。 隋大业初。 发淮南民十万开之。 自山阳至扬子江。 吴隋虽轻用民力。 今漕河赖之。 西门豹曰。 今父老子弟患苦我。 百岁后期令子孙思我。 谅哉。 晚大风雨。 道泊瓜洲。 运河至扬子桥东西分注。 一向仪征。 一从瓜洲入扬州。 故名三汶河。 隋大业十三年。 大驾出扬子。 幸临江宫。 至唐始积沙至二十五里。 开元中。 润州刺史齐澣濬之。 曰伊娄河。 或即此河耶。 夜雨。

  庚子。 晴。 舟趋扬子渡。 即扬子桥旧县也。 李白诗。 挥策扬子津。 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己未。 移扬子县治新城。 辛卯。 渡右建塔。 今五级未竣。 久之。 泊扬州广陵驿。 同友人问渡。 东入福缘庵。 本福国院僧德宗 【 明道】 住。 二十年拓之。 杰阁重楼。 缁素云集。 好谈休咎贾忌。 今五月。 武司理缵绪杖死。 云出巡台李氏意。 足儆游衲矣。 庵左故少司马乐平范公 【 金?? 】 祠。 范尝任两淮都运。 谣曰。 盐政奚废公未逢。 盐政奚兴逢我公。 又曰。 范来早。 我人饱。 范来迟。 我人饥。 见万历辛丑扬州志。 今裔孙文程久相。 故特新其祠。 又走驴子巷。 访沁水刘生。 尝念阳城张藐山先生往矣。 孤孙煢煢。 期刘生邮问。 未值。 因入善庆庵。 其丽如福缘。 尤整邃。 以岁之不登。 僧日三糜也。 还过文峰寺塔。 返舟。 宜兴陈实庵具箑求诗。 勉成一首。 以书拙。 第录上。 两淮运司故董仲舒相江都时宅。 城东法云寺故谢安石宅。 并不及问。

  辛丑。 阴。 入新城之挹江门。 寻琼花观。 行久之。 入兴教寺。 有唐扬州察访使杜右。 景云三年改处置使。 题名八角石柱。 出即蕃釐观。 勑脩本汉后土祠。 门以内无双亭。 石台(上山下隆)然。 枯株尺余。 云故琼花也。 扬州琼花天下第一。 而全椒县西四十里琼花池。 相传王母侍女许飞琼所植。 隋大业初。 炀帝徙江都。 闻花之美。 移扬州后土祠中。 春时盛开。 与后妃聚赏之。 唐宋尝移汴移杭。 皆不活。 复送归。 敷荣如故。 欧阳修守扬。 作无双亭。 绍兴二十四年。 金主亮入扬。 揭本而去。 有道士护其萌芽。 仍茂。 元顺帝至正间。 花萎。 其全椒原产处。 名六丈镇。 元王本斋□诗。 六丈老人花满头。 一枝流落古扬州。 不知谁是栽花手。 直到而今香未收。 又仙史王兴入秋长山。 见洞中千岁金蟾蜍。 山顶琼花。 木径八九尺。 叶如白檀。 花如芙蕖。 香闻数里。 今安得其种乎。 后土祠井。 宋贾涉守扬州。 有黄冠乘云而下。 入井中。 因缞死囚下视。 见一洞。 署曰玉勾。 复使入。 则水漫不可寻矣。 仍出挹江门。 曰户部钞关。 横舟如浒墅。 非吾杭之栅流也。 其江东为平康。 所谓二分明月在扬州也。 乱后色减。 扬州分野正值天市垣。 所以其地市易浩繁。 非他处比。

  壬寅。 雨。 众禳于城隍庙。 从旧城安江门入。 庙内银杏树围可四人。 神御硃牒批日月云。 舍身快皂何达等29名。 日候本司登坛出入。 多有不到。 至倩人替代。 尤属非法。 除已往不究外云云。 庙祝之诞如此。 旧城离逷。 远在新城下。 夜大雨。 中宵闻朱太史西河之恸。 寻梦应都试。 幻甚。

  癸卯。 阴。 沁水刘氏来。 因寄阳城张连侯书。 藐山先生孙也。

  甲辰。 漫步入净慧庵。 竹树清疎。 不知为莲社也。 沙门牧尘 【 道忞】 方理忏度厄。 出而有僧追问。 则剑安上人也。 吴兴施氏子。 尝寓吾县袁花许氏园中。 各语旧事去之。 舟移钞关前。 以榷使赴饮不启钥也。 夜始月。 或以章台征。 适微雨后。 谢不任屐。

  乙巳。 榷使放舟。 午泊宁海门。 入城。 出广储门。 沿西壕上梅花岭。 盖积土也。 下为八角亭。 又过曾襄愍 【 铣】 祠。 仅存棹楔。 稍西细榆列隧。 试入之。 明督师太子太师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可法史公墓。 承嗣男得威泣血立石。 闻乙酉四月扬州陷。 有僧指公骸殡之。 墓草且宿。 不胜饮恨。 寻入天宁寺。 故晋谢安墅。 义熙十四年梵僧佛馱跋陁罗译华严于此。 缔造雄丽。 为淮南第一禅林。 银杏树亦古。 因问平山堂道。 僧云不甚远。 贾锐度红桥。 虽平原旷寂。 实北邙也。 经法海寺。 蜀冈在睫。 足加捷。 入大明寺。 古曰栖灵寺。 宋欧阳修平山堂。 在寺前而废。 右第五泉。 渴饮不能味也。 唐刘伯刍品其第五。 李秀卿又品为第十二。 轩轾何常。 犹措大试案。 况余之舌端能定哉。 寺枕蜀冈。 相传地道蜀脉。 直扬子桥之新塔。 望扬州颇远。 势不自已。 西入司徒庙。 萧梁时。 如皋茅胜与友许、祝、蒋、吴相善。 共除虎患。 又密送王琳于朱阳。 葬于邺。 五人均立庙。 隋追封司徒。 尸祝特盛。 出问24桥。 云南且里许。 以迷楼见夺。 又过大明寺。 东折观音禅寺。 脩垣诘曲。 大有致。 而门殿尘积。 为隋炀帝迷楼及摘星亭遗址。 其地大仪乡。 宋韩世忠败金处。 雷塘二里而近。 隋有大雷小雷之宫。 上塘长广共六里余。 下塘长广七里。 今皆为田。 今曰雷陂。 距城西北十五里。 以足(谷几)亟返。 过西门濠水一勺。 贵势家别业相望。 借流种荷。 所谓颍水清灌氏兴也。 江都地多陵阜。 故名广陵。 城坚濠广。 四野曼衍。 政利步骑。 雄闻晋唐。 今西门摧颓。 岂史氏尚不逮李庭芝耶。 往反吊古。 益有芜城之感。

  乙巳。 阴。 午发。 十五里扬子湾。 一曰茱萸湾。 故隋北宫也。 四十里泊邵伯镇。 晋太傅谢安出镇广陵。 筑湖隄。 民比召伯甘棠焉。 因名湖与埭属江都。 其东艾陵湖。 齐建武五年立表塘屯。 以灌民田。 西白茆湖。 旧有斗门桥。 漕河涸则引湖水济运。 是夕。 江都刘孝廉彦祖 【 元凯】 □弟追饯朱太史同饮。 始月别。 即雨。 镇虽剧。 晚不克登。

  丙午。 雨。 扬帆十二里至三沟。 我舟樯折。 方据梧。 声震。 不知其故。 时帆沦水之半。 驿卒六人适坐帆下。 无害。 旋霁。 登柁楼望邵伯湖。 弥漫无际。 旁土藁废。 十八里露筋女庙。 年代里氏莫攷。 女同嫂夜行。 止道旁。 嫂投田舍。 女竟丛蚊吮死。 筋露。 后人哀之立庙。 三十里泊高邮。 朱太史过慰。

  丙午。 辰刻微雨。 巳刻发高邮。 五十里张家沟。 高邮有樊、梁、甓社三湖。 袤三百里。 漕河高于田。 湖高于河。 弘治初。 户部侍郎白昂于高邮北五十里作外隄。 四十里曰康济河。 舟始免风涛焉。 意张家沟所发轫也。 二十里泊界首闸。 有驿。 属宝应。 落霞射水。 似石家紫障。

  丁未。 鸡初号。 闻雨声。 起见晴色。 自江都来。 水赢而山绌。 民多苫舍。 田多污莱。 鱼虾颇贵。 岸苗欲枯。 惧分溉病漕。 诚河无全利也。 二十里瓦店铺。 午过汜水。 亦小市也。 水决复入为汜。 尔雅凡水之岐流复还本水者曰汜。 西望汜水湖。 东西衡三十里。 南北纵十里。 又连清水湖。 东西衡十八里。 南北纵十二里 游波泱漭。 束以长隄。 三十里槐角楼。 一隄如缕。 素苦沮洳。 始十里设刀槊。 列游徼之士。 二十里泊宝应西门。 是日晴。 得月。 宝应又蝗。 并囓禾菽蒲苇。 甫寝。 总漕之舟至自江宁。 笳吹波沸。 津陆交鹜。 桐城王编修 【 大礽】 先泊。 不避缫。 縶其二人。 宝应城南北。 各建戍楼。 碧霞行宫殊整丽。 碧霞元君。 即玉女也。 李谔瑶池记。 黄帝建岱岳观。 遣女七人。 云冠羽衣。 焚脩以迓西昆真人。 玉女独脩而得道。 早发不克登。 河滨高敞。 培物润茂。 后为崔珵私第。 珵。 六合尉也。 两莹之间。 恒发宝气。 曰宝河。 县西白水陂。 邓艾置。 溉田万二千顷。 宋元嘉末。 决水以灌魏军。 盖今之白马湖也。 十五里黄浦。 山阳县民稠禾茂。 十里泾河。 二十里平和镇。 其土沃。 十里三铺。 十里二铺。 十里一铺。 泊杨家桥。 夜雨。

  戊申。 晨大雷雨。 十里泊淮安西门。 王编修求解于总漕沈文奎。 登朱太史之舟。 留宿。 述仕路倾险。 洵过于太行、瞿塘也。

  己酉。 午刻同王编修定尔语近事。 寻别。 循涯访韩侯钓台。 石亭屹然。 旁即漂母祠。 楹帖曰。 世间多少奇男子。 终古从无一妇人。 按古淮阴县距今城四十里。 张守节史记正义曰。 淮阴城临淮水。 昔信去下乡而钓于此。 则城下寄食当在彼。 非今处。

  辛亥。 晨见巨鱼。 羡之。 舟人曰。 崇祯己卯。 江阴捕鲟鳇鱼。 长四五丈。 剖腹有男子。 腰二十金。 布囊革履如故。 捕者怜而殡之。 午入城。 至放生池。 殆百亩。 其形如玦。 绕以绿杨。 平桥寺栏旁兴隆寺。 文漪纶洄。 竚对久之。 暮啖藕。 云产高邮。 味夺杭品。

  壬子。 西渡走田间。 麻菽被野。 问土人以高家桥。 曰相距四十里。 汉陈登筑堰。 万历元年增筑漕运。 新河所取道也。 田西尽为湖。 闻周世宗开老鹳河于淮安城西。 或其处乎。 淮人俭约。 故云淮贫。 滨河多苫舍。 或瓦其内。 盖瓦屋一楹。 岁征一两五钱。 苫舍只一钱五分。 凡兵船炮船贡船。 其至络绎。 负米肩货。 咸瓦舍之是任。 一瓦舍岁且费数金。 故苫之以避徭也。 近秦御史世祯痛裁之。 稍甦。

  癸丑。雨。

   甲寅。 霁。 仍西渡。 望西湖色喜。 终迷径而止。

  乙卯。

  丙辰。

   丁巳。 舟人再樯。 或贻朱太史双鹤。 产海州者。

  戊午。 见鹤卵大于鹅卵。 褐色而斑。 又淮人没。 各于本坊土神庙馈饭三日。 夕舆其木主至城隍庙。 焚楮币贶罪而还。 山阳胡给事之骏。 近卒。 子孝廉可及亦徇之。 楚人尚鬼非耶。 午走西河嘴。 汉枚乘故里也。 市廛隐贩。 亚于维扬。

  己未。 暮饮于裘东皇舟中。 以东皇自姑苏泝金陵。 昨至。 有酒资。 虽持蟹螯。 未膏。

  庚申。 笔帖式善福者。 满洲人。 年十七入燕。 语貌同于中土。 善国书。 给事总漕。 今晋理事官。 巨舰列帜。 同妇舍骑而舟。 明璫锦被。 彼岂自知有今日哉。 笔帖式。 汉所云书史也。

  辛酉。 昧爽。 同舟朱虞臣秀才没于河上。 是日阴。 夜微雨。

  壬戌。 晴。 自旧城入于夹城。 有大池。 葭菼芃芃。 故陆通判珏物。 胡给事据之。 今又不知谁属矣。 经新城之南门。 度高桥。 故东平侯刘泽清甲第一区。 门馆壮丽。 曲渠高甍。 剑卫骈列。 盖旧大河卫。 并斥民居数百家。 鸠工万手。 穷日兼夜。 乙酉四月。 锻金器若干。 备午节京馈。 俄遁去。 今为公馆。 渐黝剥。 是日适遇锻工。 云遁之先。 吾私扣大奴。 君侯计安出。 曰。 我公办一走以全淮人。 因渐调其吏卒。 而遁还故道。 新城如野。 夹城如薮。 旧城犹不失为都会也。 旧城经楚元王庙。 窳陋不可入。 暮微雨。 适江宁炮船至。 势张甚。 我移其缫。

  癸亥。 总漕贻朱太史螺钿杯十二。 镂金刻玉。 发翠毫丹。 出维扬巧工。 直百二十金。 按唐大理蛮阁罗凤陷成都。 得巧工以归。 习其艺。 至今重于滇南。 今维扬匹之矣。 晡刻发舟。 折行经湖心寺。 水木扶疎。 闻山阳县西北十里故沙河。 宋转运使乔惟岳所开。 以避山阳湾清河口之涛。 后蒋之奇又自淮阴开漕渠。 至洪泽湖入闸。 明永乐十三年三月乙丑。 平江伯陈瑄因旧渠而疏之。 置瓯曰清江浦。 宋元运船止于满浦闸。 更剥运入淮四□里。 自清江浦凿渠二十里。 民甚便之。 凡行十五里抵板闸。 闸废。 前二十年。 舟内转里许。 经榷部公署而后出。 今移河直达榷部。 放舟出公署数百武。 驻河上之水心亭。 榷署前石桥。 并废。 今犹曰板闸。 非故道也。 宋元旧河湮。 尚隐隐可见。 市居千余家。

  八月甲子朔。 榷税佐兵饷。 其法严。 加于浒墅、维扬。 十五里清江闸。 捷石畚土为楔。 横板二丈有奇。 工曹司其启闭。 闭则下钥。 启则怒流。 明清江浦户曹二。 工曹一。 督造粮船。 今裁户曹之一。 并于工曹。 商舟由闸。 例征钞若干。 梁头若干。 给闸票。 限十月讫事。 如限内虽十往返。 无限也。 泊月河。

  乙丑。 访平江侯陈恭襄祠。 恭襄经画漕运。 利赖百世。 其疏清江浦。 引水由管家湖入鸭陈口达淮。 以免江淮之患。 就管家河筑隄十里。 以便引舟。 浚仪真、瓜洲二坝潮港之湮。 凿吕梁、徐州二洪巨石。 以平水势。 筑沛县昭阳湖、济宁南旺湖长隄。 开泰州白塔河。 通大江。 筑高邮湖隄。 隄内凿渠。 亘四十里。 通舟南北。 自淮至临清。 相水势高下。 立四十七闸。 于淮滨作常盈仓五十区。 于德州、临清、通州皆筑仓。 规制详矣。 庙貌巨丽。 今渐有黍离之色。 祠左灵慈宫。 后殿据土阜上。 可眺远。 转南入普应寺。 虽伟壮。 而讽唄寂然。 又过常盈仓。 圯甚。 仅存数楹。 坚墉广厦。 倍于常制。 初。 江、湖、浙、直之民。 输粟淮上。 贮于仓候兑。 漕卒曰转运。 成化初。 漕卒直领粟州县。 为长运矣。 淮滨多侨民宿贾。 巨室鳞次。 诚剧市也。

  丙寅。 巳刻。 发月河。 河南民稠。 北地狭长。 十五里滨外河。 直王家营。 遵陆者渡焉。 属宿迁。 时风利。 舟发内河。 十五里兴福闸。 寻望碧霞元君庙。 十五里通济闸。 初。 陈薇虑黄河灌内河易淤塞。 设通济、兴福、清江三闸。 慎其启闭。 三月初运毕。 即下钥。 筑土坝。 惟贡鲜船启一闭二。 通济闸最险。 势若建瓴。 各(舟力)而挽。 又涯上系轮绞之。 得不退堕。 过此人人色喜。 北岸甘罗城。 周可四里。 积沙与城平。 四门塞其北。 余不加键。 入其门。 无人门焉者。 内淮安管河同知公署翼舍数家。 按甘罗说赵有功。 爵上卿。 未相。 相秦者。 其祖茂也。 【 见吕览。 与史记少异。 】 旧淮阴县治。 相传甘罗筑。 雨后土中尝得小钱。 状如钟。 有篆文不可识。 俗号甘罗城。 余意战国遗埚。 谅不可迹。 此旧县必宋人所筑城以御金元者。 或云宝应有甘罗庙。 此其葬处。 又宁国南陵县北七里甘罗城。 甃甓甚工。 中可容数千人。 门址略存。 又颍上县东五十里甘罗墓。 何其城其墓之复也。 旧县西有千金亭。 北有韩信母墓。 与漂母墓相直。 称东西二墓。 旧县南枚皋墓。 俱未及问。 甘罗城西数百武曰清口。 金龙大王庙最着灵。 无舟不祷。 优唱灌耳。 旁祠张将军。 敕封灵济勇□王兼□□平浪元帅。 大王职黄河。 将军职淮。 孙吴时。 张梱尝屯兵闽泉之青山。 御海寇。 没葬焉。 建炎南渡。 虞允文与金人战采石。 见大旂上题张将军姓字。 询土人之从军者。 得其神迹。 进封为侯。 至景炎元年。 敕封灵安王。 诞辰十月二十三日。 惠安令致祭为常。 意即其神或别有所出。 未可知也。 淮清河浊。 而黄强于淮。 隆庆初。 朱尚书衡分黄导淮。 力刷清口。 淮黄交相为用。 天启辛酉。 福清叶文忠 【 向高】 应召导淮而胶。 得张将军风助。 见庙记中。 其大王始末壁刻曰。 谢绪。 晋太傅安之十一世孙也。 安与王羲之好游上虞之东山。 从子玄。 居上虞徒安溪之下墟湾。 今钱塘孝女北乡也。 宋徽宗时。 谢达 【 明远】 提举淮浙。 以蔡京柄国。 遂庐钱塘之石门岭。 及卒。 显灵于乡。 再传生绪。 英迈轩举。 望之己己可畏。 髫齔时。 与里儿浴溪上。 获光明大珠。 一摩弄。 辍溪云滃集。 咫尺莫辨。 有神龙扬鬣雷电中。 似欲撄珠去者。 急以垢秽匿之。 晴霁如故。 绪视龙犹蝘蜓蜥蜴。 稍长。 更折节就学。 性刚决。 遇不平事。 辍慷慨持论。 怒发裂眦而起。 以谢太后戚畹。 绝意仕进。 建望云亭于祖茔金龙山之巅。 题曰。 东山渺渺白云低。 丹凤何时下紫泥。 翘首夕阳连旧眺。 漫看黄菊满新溪。 鹤闲庭砌人稀迹。 苔护松阴山径迷。 野老更疑天路近。 苍生犹自望云霓。 性倜傥好施。 值岁饥。 多散钱谷。 赈下墟之饿人。 甲戌八月。 大霖雨。 天目山崩。 绪泣曰。 天目主山也。 而崩。 宋其亡矣。 德祐二年正月。 帝遣杨应奎上传国玺降表。 元命宋内侍王埜入宫。 收衮冕、图籍、宝玩、车辂、辇乘、簿麾等物。 索宫女内侍及诸乐官。 三月。 伯颜传免帝牵羊系颈之礼。 趣帝及太后入觐。 太后全氏与帝肩舆出宫。 度宗母隆国夫人黄氏庶僚三学生等。 独太皇太后谢氏以病留临安。 元人从宫人舁其床以出。 侍卫七十余人同赴燕。 绪大恸。 题云。 立志平夷尚未酬。 莫言心事赴东流。 沦胥天下谁能救。 一死千年恨未休。 湘水不沈忠义气。 淮淝自媿破秦谋。 苕溪北去通胡塞。 留此丹心灭虏酋。 莫笑狂夫老更狂。 推轮怒臂勇螳螂。 三军未复图中土。 万姓空悲塞北乡。 动地声名悬宇宙。 擎天气概荡边疆。 忠心自古人人有。 莫笑狂夫老更狂。 书毕。 赴水死。 时苕水高丈余。 状若龙鬓。 绪尸逆流而上。 经旬不仆。 面目如生。 远近骇以为神。 祔葬祖茔金龙山之麓。 元末。 乡落皆梦绪为神。 曰。 中华有主矣。 黄河北流。 此其验也。 明初。 傅有德败元人于吕梁。 为神助云。 天启丙寅。 加封护国济运金龙四大王。 华亭陈继儒有传。 余谓谢太傅以来。 历唐宋殆九百年。 至绪不当十一世。 明远既徽宗时提举。 历德祐且百余年。 不当再传生绪。 世次恐未核。 是日。 舟人致祷。 太史为告虔焉。

  丁卯。 舟人云。 我舟昨岁胶于宿迁。 总督河道兵部尚书兼左副都御史广宁杨方兴。 【 清初解元。 】 以宋口、徐州北河决。 溃及诸县。 役数万人治之。 十一月。 自清江浦南及淮安杨家庙。 解冻趋役。 寅作酉息。 稍不力。 岸兵即矢贯其耳。 簿尉等被箠扶杖而立。 清江浦至清口。 三濬三淤。 或言金龙神之灵。 不之信。 入庙不揖。 神附榜人。 言其谩。 以妖妄再杖死。 最后苇裹其人。 沈于河。 三日不死。 泝流而上。 始嗟异之。 时南河汤汤。 中流若界画。 洼隆殊势。 杨因约神四月二十日开坝。 万艘竞济。 因葺庙有加礼。 晡后。 放舟渡淮河。 淮自泗州龟山。 萦回至此入于海。 出泗州曰南河。 宋入汴故道也。 出清口曰北河。 汹涌滈瀑。 心目廓落。 十里泊清河县。 县瘠无城。 儒学大成殿。 碧瓦独壮。 有大清、小清二河。 俱泗水之委。 源出泗水县。 经徐、沛至县西北三叉口。 歧流大者县东北。 小者县西南。 俱入于淮。 是夕。 酒间闻越中巨室妇缔诗社词社。 衣饰诡异。 理鬓讫。 复揉为乱丝。 垂垂纷纷。 笄不加首。 俾青衣持之。 衣长内而短外。 递袭递短。 弓履本窄。 特长若干寸。 绵贯其前。 贵其直而不纤。 噫。 真妖服也。 晋太康时。 妇人皆方头履。 与男子亡异。 今书之。 备五行志之阙。

  戊辰。 欹风。 且帆且缫。 十五里湖城。 十五里三岔。 【 三叉口。 】 十里泊黄家嘴。 淮北萧条。 滨河为甚。 其垦田。 佃得其七。 业主三之。 主出牛则五之。 更饭牛则七之。 河工邮使。 徭役络绎。 迫则流亡。 不顾庐墓。 故土旷而人侬。 以儆夜。 贾客递二人鸣金司漏。

  己巳。 行二十里桃源县城。 负河之阴。 遥隄多茆。 备河佣。 不得私采。 二十里泊满家湾。 谚云。 黄河十里九滩。 故慎所泊。 恐胶浅也。 长年常以竿测。 避明水。 明水者。 自中流望两涯。 隐隐为线界也。

  庚午。 不风而缫。 二十里泊崔镇。 居人数百家。 故中丞朱笈裔孙贫矣。 笈字懋学。 累官右佥都御史。 巡抚大同。 自扬州来。 十里敌台。 总督朱大典所筑。 至于台儿庄。 今废戍。 夜雨。

  辛未。 阴。 十里三冈。 十里古城。 有三义庙。 祀昭烈帝、关、张及诸葛武侯。 晋石崇镇下邳筑城。 非三国时古城也。 土人传讹立庙。 以传奇桃园结义耳。 又宿迁有诸葛湖。 每春阴。 尝有城池观市。 影彻水中。 俗传诸葛孔明尝屯兵于此。 余意必魏之诸葛诞。 非孔明也。 误古城以桃源。 误湖以诸葛。 俱耳食之过。 时风迅舟驶。 三十里白洋河。 【 宿迁县。 】 一大聚落也。 菽麦盐豕。 贾贩相属。 十五里陆家墩。 十里小河口。 南岸张将军庙。 俗传神为女弟出治夽物。 被舟妇白氏溺之。 尸随舟三日始出。 事泄。 氏论死。 神佐金龙大王治水。 庙旁俱其裔。 或外出。 置婴儿庙中。 嬉戏终日不踰阈。 为冥护云。 贾贩恭事惟谨。 是夕野泊。 始听宾雁。

  壬申。 行十里至宿迁县西门。 登金龙神庙。 吾邑陈素庵编修时作碑记。 颂其攘夷功。 儒学在城外。 颇壮。 项王祠。 临河一矮屋。 宿迁。 古下相也。 项王庙闻镌梧桐古迹。 土人云。 羽生于梧桐。 长于下相。 今祠陋甚。 抑为咸阳火报厄耶。 县北二里有土阜。 曰马陵山。 余前走淮扬城西。 扬之金匮山。 淮之钴池山。 【 世传王子乔炼丹于此。 】 俱土阜。 不以为山也。 按图经始得之。 县西二里陈家沟。 向通舟。 今塞。 宿迁于淮北为沃。 只鸡直银三分。 余不能枚数。 十五里泊董家沟。 河至此束甚。 广不数丈。 居民数十家。 并茇舍或露宿。 土人方埢扫井护隄。 甚苦之。 夜雨。 按马陵山。 凡中秋遇月。 张幕其上。 月光照井。 一无所隔。 余夕则否。 时有白气冲出。

  癸酉。 雨。 经路马湖。 宿迁左路马湖。 右张山湖。 路马讹为骆马。 旧河直达邳、睢宁、灵壁。 历吕梁、徐州二洪。 自沛县北入鱼台。 今路马湖合沂、泇二水。 出董家、陈家二沟入黄河。 隆庆末。 尚书朱衡开新河。 风涛甚险。 屡损舟。 崇祯初。 尚书朱光祚又开路马湖五十余里。 费六千金有奇。 是日。 舟行竹箭之中。 褰濡而挽。 纔三里。

  甲戌。 霁。 合四舟之力以挽一舟。 递相代也。 纔三里。 泊旧河口。 往河水漫。 今湍急。 昔人穿渠。 特猗曲以杀其悍。 一忤风伯。 九上九下。 进寸退尺。 虽苦石尤。 而荻花夹岸。 绵绵数十里。 从风猗靡。 挽不露面。 骑不露辔。 非所谓秋水蒹葭耶。

  乙亥。 左望路马湖。 澄如净练。 西南有山射目。 云邳州长山、阳山也。 □里马湖店。 纔数家。 寄身泽国。 □里九龙庙。 凡行三十里。 野泊。 夜月始寒。

  丙子。 行□里牛头湾。 我舟折西北。 其西南。 邳州旧河也。 东即鱼头集。 亦剧市。 是日。 行二十里。 野泊。 夜大风。

  丁丑。 早发。 十里马庄集。 两涘滔漭。 问之。 云本平陆受水。 非河也。 挽人屡没。 或涉或航。 贾人西指丰、沛、萧、砀。 云相属。 自改泇河。 徐、邳寥寥。 虽从陆不之出。 又指北山突焉者。 峄县也。 界邹、滕间。 盖泇河始万历壬辰。 尚书舒应龙开。 韩庄。 淮安城西北四十里。 韩信始生处。 己亥。 尚书刘东星凿良城。 邳州城北六十里。 癸卯。 李化龙讫工。 通二百四十余里。 今人不复知旧河矣。 是日行二十里。 泊二郎庙。 或问二郎神所出。 不能答。 更初再帆。 不半里。 风微。

  戊寅。 迅帆。 四十里为夹界沟。 其左里余。 剧市也。 河贯之。 崇祯乙亥河淤。 尚书宜兴周鼎自界沟凿至徐塘口三十里。 市河遂废。 今祠尚书。 傍立公馆。 属山东济宁州。 又三里。 循王母山之左折十五里梁王城。 淮以北多灌荒污洳。 始见山而喜。 梁王城遗址存。 余肤学。 无所攷。 意彭越昌邑人。 汉武更山阳为昌国。 有梁丘乡。 梁丘故城在曹州城武县东北三十三里。 越尝渔钜野泽中。 为群盗。 陈胜、项梁之起。 待岁余。 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 请越为长。 强而许之。 与期旦日出会。 后期者斩。 旦日日出。 十余人后。 后者至日中。 越诛最后者一人。 设坛祭。 乃合徒属。 徒属皆大惊畏越。 莫敢仰视。 后为梁王。 都定陶。 疑此地为近。 度□□□□□□□□闸。 水上溢舟筏。 踰而往。 十五里横林庄。 邳、峄分界处。 各置台立表。 五里台庄闸。 凡闸旁月河。 备水涸省缞板也。 是日中秋节。 酒后步月。 远山浮黛。 荞麦花如雪。 亦佳景也。

  己卯。 发十里候仙闸。 八里顿庄闸。 左岸(上山下隆)(上山下隆)。 束涛而声壮。 八里丁家庙闸。 自台庄以至济宁240里。 闸亦24。 地亢不潴水。 特防以节之。 各专役启闭。 柁师由闸不失尺寸。 十二里泊范庄闸。 一曰万年庄闸。

  庚辰。 阴。 巳刻度闸。 以湍险倍力。 十里巨梁桥闸。 泊。 夜雨。

  辛巳。 发十二里新闸。 其戍楼曰得胜台。 二里停挽。 隄右耿山。 虽卑不及登。 又二里野泊。 自台庄来。 隄多石。 细碎枳步。 盖浚河出之。 本山脉也。

  壬午。 风利。 十四里韩庄闸。 其旁微山湖。 为巨浸。 西则徐州道也。 三十里赤山湖。 民居减昔十之九。 山上木兰寺。 王播题诗处。 【 滕县。 】 一曰。 滕县郗山之阳木兰寺。 系吕蒙正。 非播也。 □□□十五里彭家口。 村多筑楼。 四望备盗。 二十里夏镇闸。 西距沛县三十里。 南达昭阳湖。 亦大湖也。 工部郎分司徐州者。 驻节夏镇。 自新河城、夏镇为都会。 康阜楼、会景门。 并雄踞河上。 又万安朱尚书 【 衡】 祠。 华亭徐文贞 【 阶】 记之。 吴人周天球书。 岁尚二祭。 微尚书。 人鱼而市沼矣。 时苦大水。 菽粟涌直。 问沛人。 明时进士止张给事贞观、张郎中斗南。 夏镇河北即滕县。

  癸未。 行六里杨庄闸。 隄颇峻。 三十里宋家口闸。 为独山湖。 即南阳湖也。 三十里马家口。 隄且陷。 舟竟越之。 【 馆陶县。 】 二十里马头闸。 乘风宵行。 十里利建闸。 十五里南阳镇。 镇闸。 孟氏所戒慎子取南阳者。 地产菽。 多大贾。 嘉靖末。 朱尚书自南阳至留城。 开新河百四十余里。 又六里野泊。 是日见白杨。 初谓白杨柳类。 乃梓叶桐干。 玉挺可爱。

  甲申。 晓望南阳湖。 烟帆霏微。 开翕殊状。 四里枣林闸。 元延祐五年立。 亦小市。 五里鲁桥闸。 永乐十三年立。 西岸月河千余丈。 隆庆四年改正河。 复竈重枅。 商贾奔鹜。 闸下宣圣墨池。 俗名研瓦沟。 其水黑。 有古碑曰宣圣墨池。 沙洲寺围柳如幕。 七里师家庄闸。 元大德二年立。 悬流颇悍。 自韩庄来。 阡陌通波。 隄危一线。 十里仲家浅闸。 明宣德五年立。 居人俱仲氏。 楼台参差。 遭乱不蜘。 屡寇至。 阻水合拒。 勇哉。 其子路之遗乎。 有家庙。 又勑建仲庙。 丹楹红垣。 不克展谒。 夕失南阳。 昼失仲庙。 二憾往矣。 释于何日。 五里新闸。 元至正元年立。 八里新店闸。 元大德元年立。 八里石佛寺闸。 元延祐六年立。 掘土得石佛像十二。 故名。 【 济宁州。 】 十里赵村闸。 元至正七年立。 十五里泊济宁之南城驿。 闻城南二十里郑均庄。 汉时辞尚书不出。 明帝东巡。 幸其舍。 意在赵村南。 驿舍整洁。 以总河杨公于城署桥道无一遗者。

  乙酉。 济宁州。 古任城也。 城在运河北岸。 泗水源泗水县陪尾山。 合魏庄等五十八泉。 至曲阜会沂、雩二水。 及兖之阙觉蒋诩七泉。 至济宁又合洸水。 自天井闸入运。 洸水。 汶之支也。 从通泗桥趋南门。 明成化间。 水部郎新安毕瑜建桥坊曰济川。 落成。 瑜子济川适生。 登弘治壬戌进士。 编修。 视旧名若左券。 又水部治河日。 夜梦绯衣人称宋都魁某云。 公隄太偪吾宫。 今不为处。 区区桐园。 将为行路。 奈何。 水部寤。 索隄旁志石。 得之。 改筑隄。 而封其故墓。 匝岁。 又梦其人谒谢。 愿为公嗣。 诘朝。 次子济时生。 登正德辛未进士。 都水郎中。 李太白酒楼据城上。 即南门之左。 翬革方新。 唐任城令贺知章所觞李太白者也。 楼并祠二贤。 宋咸淳辛巳正月壬午沈光记。 雄宕可喜。 篆书方石三面。 还出南门。 稍左古南池。 即洸水经天井闸者。 有池。 植荷数亩。 唐杜甫与许主簿泛此有诗。 秋水通沟洫。 城隅集小船。 晚凉看洗马。 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 蒲荒八月天。 晨朝白露降。 遥忆旧青毡。 诗见石刻。 上为公馆。 堂揭曰汶泗通津。 进为君子亭。 荷池夹之。 其后脩除广堂。 先朝诗若文诸石刻。 仍刷墨。 夫杨公身脩之不自为德。 务扬易代之烈。 其人岂易及哉。 南门。 即吕布射戟处。 有射戟台。 东门外李太白浣笔泉。 嘉靖五年主事白斾亭其上。 今并废。 南池左曰观澜桥。 即龙神庙。 成化己亥建。 还入清真寺。 西域人焚脩处。 碑记云。 西域人亦古丁13家来归。 徙江宁。 后都人募化麕集。 分置各地。 故济宁建寺。 从其俗也。 又引一统志。 西方有圣人曰马毕□德者。 生而神灵。 长行其教。 化导四方。 其冢芬芳生辉。 盖其习专事天。 不像不屠。 今攷一统志。 不见其说。 止云默德那国。 回回祖国也。 初。 国王谟罕谟德。 生而神灵。 有大德。 臣服西域诸国。 尊号为别谙拔尔。 犹华言天使云。 其教专以祀事天为本。 而无像设。 其经有三十藏。 凡三千六百余卷。 其书体旁行。 有篆、草、楷三法。 今西洋诸国皆有之。 又有阴阳、星历、医药、音乐之类。 隋开皇中。 国人撒哈八撒阿的干的思始传其教入中国。 视前说。 其人各异。 何也。 今天主教云出大西洋欧罗巴国。 即所谓西洋诸国皆有之也。 第大同小异耳。 午过南门在城闸。 元大德七年立。 又西北一里天井闸。 元治元年立。 一云唐尉迟敬德建。 盖会通河元人凿以通漕。 自济宁至临清。 凡四百里。 总河尚书及水部并驻济宁。 牐禁特严。 此启彼闭。 一蓄一泄。 日不再启。 又往制十月望筑坝。 吸河水于湖。 以便挑浅。 二月十日决坝通漕。 余舟毋得越进。 各闸勒石具在。 其后十一月不禁。 正月遂开。 今未审何如也。 天井闸东报功祠。 祀尚书宋礼、平江侯陈瑄、都督周长、尚书金纯、侍郎万恭。 重脩祠记云。 唐武德中。 尉迟敬德为卢龙节度使。 苦北地饷道乏绝。 乃开吕梁。 夫吕梁者。 非孔子所旧覩龙门者。 尉迟公以其险类真吕梁。 故借名。 如东坡赤壁者云。 溯四百里而上及任。 为天井闸。 闸故尉迟公所建。 坚致不败。 底石博厚。 专车刻云。 大唐武德七年尉迟敬德建。 今治河者误为元人分水剏建。 非也。 禹贡济水东出于定陶。 后魏郦道元谓济水当王莽之世。 川渎枯竭。 不与昔同。 宋蔡沈谓。 今历下凡发地皆是流水。 世谓济水经流其下。 然则今济水伏流不见。 惟汶水由济河入海。 李梦阳曰。 济之性劲。 源于晋。 伏流地中。 乍见乍伏。 一支穿太行。 为百泉。 为卫水。 一支为济。 源出山东。 为七十二泉。 大抵天地劲气在山西。 人之性劲天下。 其铁亦如之。 所谓并州剪刀者也。 汉之性曲。 其流十里九湾。 郢沔之间。 潴为泽薮。 皆汉之漾也。 语曰。 劲莫如济。 曲莫如汉。 每试闸声如雷。 足当瀑布千尺。

  丙戌。 午。 过草桥闸。 元大德五年立。 月河闸三。 上下二新闸。 俱天顺三年改建。 中新至上新一里。 成化十一年立。 是日。 发十里。 阻风泊。 始见菊马场湖东西巨浸。 晚饮。 语朱太史曰。 北魏郦道元注桑钦水经。 稔山水源委。 非身历章亥之步也。 且道元隔于江南。 何从考据。 今吾辈由江淮入于河。 茫如也。 况耳目之外乎。 太史曰。 古人左图右书。 桑、郦时图书不乏。 较若列目。 今若绘天下县道于一幛。 标于丹黄。 加攷载籍。 自十得八九也。

  之利。 夏秋间。 荷花弥望。 中有阚亭。 高阜六七。 春秋桓公十年会于阚是也。 鲁隐公以下。 皆葬于此。 至今水际时见烟云楼台之状。 夜过柳林闸。 十四里野泊。 丁亥。 行十里耐老坡闸。 实西北分路之会。 明初大将军徐达开其堤。 洪武三年二月立闸。 今废。 二十里巨野闸。 一曰通济。 万历十六年立。 巨野县在漕渠西八十里。 古大野泽也。 闸旁戍楼曰通济台。 十里小长沟。 五里则嘉祥县大长沟。 嘉祥古武城。 子游弦歌处。 大长沟。 春秋西狩获麟处。 旧有坊曰获麟渡。 亦大聚落也。 有石堡。 顷者柝警。 凡津要或戍楼。 或堡分戍。 桴鼓始息。 十里孙村。 二里汶上县寺前铺闸。 正德元年立。 十里南旺土闸。 南旺汇七十二泉。 跨宁阳、济宁间。 即巨野大泽东涯也。 距县西南三十里。 宋时合梁山泺。 周三百余里。 即宋江所据梁泊也。 及会通河开。 画为三。 中贯漕渠。 西曰西湖。 周九十三里。 成化四年隄以石。 万历十七年加筑万二千余丈。 增东西子隄千二百余丈。 东曰蜀山湖。 周六十五里。 嘉靖二十年筑东隄。 曰马踏湖。 周三十五里。 万历十七年筑隄三千二百丈。 有严子陵钓台。 蜀山之下曰马场湖。 马踏之下曰五庄坡湖。 诸湖通连无间。 蜀山在水中。 望之若螺髻。 蜀者。 独也。 上祠圣母。 云伏羲氏母。 南旺湖多菱芡鱼

  戊子。 晓走里许。 谒分水龙王庙。 禹王庙在漕渠西。 直汶河。 文自莱芜寨子村。 至泰安州静封镇合焉。 名曰堑汶。 西南流与徂徕山之阳水、汶河合。 又西南流注洸水。 其源有三。 自泰山之旁仙台岭。 一自莱芜原山。 初。 元世祖时。 寿张县尹韩仲晖、前太史边源相健言汶水属之御河。 比东阿至临清陆运二百里为便。 后以都漕运副使马之贞同源按视。 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己亥肇工。 明洪武辛酉。 河决原武。 漫及安山。 淤河四百余里。 起城村诸所陆运至德州。 永乐戊子。 命工部尚书宋礼疏之。 于开河闸至南沙湾。 比故河道北徙几二十余里。 余皆循其故道。 济宁则引泗、洸、汶水旧泉二百二十六。 新泉三十六资运。 至沙湾则引黄河支流。 自金龙口者合之。 达于临清。 役济、兖、青、东十五万人。 登、莱愿役者万五千人。 用老人白英计。 筑戴村坝五里。 遏汶勿东流。 从西南专汇于南旺。 漕挽利之。 分水闸北距临清370里。 地高九十尺。 南距徐州四百里。 地高百十六尺。 庙在永宁。 宋尚书礼 【 大本】 祠。 祔刑部侍郎泗州金纯、都督天长周长 【 谥忠毅】 、济宁州同知潘正叔及汶上老人白英。 时新筑甎堡。 以水浅。 上下闸俱闭。 待分水庙前泉溢。 始放舟。 晚过南旺下闸。 同朱太史循涯入分水庙及宋祠。 往返十里。 是日。 发舟六里。 泊下闸。 【 东平。 】 或饷梨太史。 至以柿代。 云洪督师南下。 先征梨若干万。 佳种为罄。

  己丑。 发十里开河闸。 元至正间立。 亦一聚落。 岁十月下旬为市集。 百货萃焉。 迤北东平、东阿、寿张、阳谷之交境也。 有砖堡。 加以戍楼。 十二里袁老口闸。 正德元年立。 砖堡戍楼如上。 五里刘家口闸。 七里靳家口闸。 正德十二年立。 五里金家口闸。 并有砖堡。 时风利。 舟捷于奔驷。 鄞县范考功光文以忧归。 值朱太史。 闸北二里野泊。 夜梦故刘念台先生讲博学审问节。 兼示季札挂剑草。 醒不及详。 念于先生无素。 何寤寐以之也。

  庚寅。 晓雾。 二十瑞安山闸。 以安民山故名。 山在东平州西南三十五里。 山半有寺。 上有甘罗墓。 安山湖在州西十五里漕河西岸。 周百里。 环隄置闸。 以时蓄泄。 曰水柜。 岁填淤。 民多茭牧其中。 万历十六年始复旧闸。 有砖堡。 水始平。 其西寿张之梁山。 本曰良山。 梁孝王尝猎焉。 改为梁。 周二十余里。 上有虎头崖及古龛迹。 山南为古大野泽。 禹贡所谓大野既潴也。 濒湖荻絮。 萧飒可念。 二十里戴家庙闸。 属阳谷。 鲁僖公三年会于阳谷是也。 中丞宋祖舜、进士祖伊。 家闸旁。 筑城立市。 雄于其乡。 支河置石瓯。 虹卧雪奔。 尝刳于兵。 犹己镇也。

  辛卯。 发二十四里,折入五空桥。 桥对沙湾。 汉文帝时。 河决酸枣溃金隄即此。 景泰四年。 徐有贞治沙湾决河。 命曰广济渠。 渠口通源闸石隄二。 自大感应庙至沙湾修百六十丈。 自沙湾至荆门驿修29300丈。 顺治庚寅九月。 河决仪封荆隆口。 壬辰七月。 决□朱源寨。 俱冲会通河之长隄。 溺人畜亡算。 至今平陆被水。 或露确突。 或露杨枣。 有江河口下之叹。 桥北六里入张秋城。 泊会通楼北。 张秋古景陵州。 元为景德镇。 设都水监。 弘治甲寅。 都御史刘大夏塞决河成。 赐名安平镇。 专辖水漕。 其城夹漕渠。 南北不阌。 会通楼下。 联船系笮。 为浮渡。 河以东东阿。 有金隄。 春秋鲁庄公十三年盟于阿是也。 河以西阳谷。 西南又寿张也。 齐鲁之间,萦河如带。 襘结于张秋。 其南济宁。 其北临清。 俱大都会也。 出东城南角门里余。 则吴季札挂剑台。 正德十一年都水关中杨淳立祠。 祔徐君。 后为徐君墓。 垒甓焉。 元至正十三年。 西畴康时记柏一株。 大于斗。 石刻季子挂剑。 徐君墓树。 按徐君墓一在泗州城北。 又古冢类高广。 不宜一抔土。 意泗州为确。 问挂剑草。 草长六七寸。 寸节叶挺而末锐。 形似剑。 今水失之。 虽多宿草莽。 非也。 畴昔之夜。 刘念台先生所示。 殆其征乎。 余能疑梦。 不能疑草。 天且以草明季子之心。 贤者固不可测矣。 又庆云县南八里季札墓。 土人曰延陵台。 邑人扬州鹤辨为季札之子墓。 季札适齐而反。 其子死。 葬嬴博之间。 春秋注云。 嬴音盈。 齐地。 庆云古齐地也。 北齐悼陵属河间。 大业初。 河间郡属县十三。 博野居其一。 广德间。 无棣隶魏博节度使。 其为嬴博之间无疑。 噫。 昔人辨延陵之墓。 而余不能辨徐君。 谢矣。 河汹汹啮隄。 危及祠墓。 役者旁午趋之。 战国时。 隄防皆去国数十里。 以两隄相去。 则不下五十里。 其水势尚得往还而不至迫隘。 不至大暴。 今之隄防。 近者数百步。 远者不过数里。 故其势迫隘。 不得息决矣。 还东城而北。 有祠翼然临河。 故分守东兖道参议山阴陆景邺先生梦龙祠也。 崇祯初。 先生巡陇右。 逐寇殁于隆德。 稍北显惠庙。 故弘治时决口。 都御史刘大夏功成。 立庙其地。 祀东岳、北极、文昌三神。 庙貌甚壮。 培土于后。 曰戊己山。 取土制水之义。 即城壕也。 登其上。 东城中坎然洼然。 犹沈竈产蛙也。 所可托足者无几耳。 夜雨。

  壬辰。 晴。 洪相国督师南下楚粤。 舳船啣接不绝。 先一日。 朱太史贼轻舟驰谒。 今艤。 竢其过焉。 相国家南安。 万历丙辰进士。 崇祯庚午擢佥都御史。 巡抚延绥。 辛未。 晋兵部右侍郎。 总督陕西三边兼摄五省右都御史。 加兵部尚书。 丁丑。 加太子太保。 己卯。 移蓟辽保定总督。 辛巳。 督师东援。 壬午。 松山陷。 殁。 先帝震悼。 筑坛临祭而哭。 赐祭九坛。 赠太□谥忠烈。 廕卹有加。 顺治甲申。 从入燕。 任内秘书院大学士。 乙酉。 迁太子太傅。 兵部尚书。 总督江南。 己丑。 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今南征。 朱太史舟晚发。 虽忤风而流下。 故舟驶始用招。 招者。 直其木于舰首。 四五人转之以破浪也。 出城半里黑龙潭。 一曰平河泉。 深不可测。 大旱不枯。 相传龙渊也。 嘉靖初。 郎中杨旦饮其地。 欲涸而观之。 水决未半。 风雷大作。 舟皆覆没。 杨乃惧而祭之。 过张秋山遂绝望。 徒见冯夷之虐。 又八里泊荆门上闸。 属阳谷。

  九月癸巳朔。 始寒。 过上闸二里曰下闸。 又十里阿城。 上闸亦羡市。 盐贾骛焉。 有土寨。 又三里下闸。 为小市。 梨枣弥望。 十二里为七级上闸。 □又三里曰下闸。 皆元时立。 阿城闸。 齐阿大夫治处七级镇古渡也。 十五里聊城县周家店闸。 元大德四年立。 今渰。 度月河十里故相国朱文□ 【 延禧】 墓。 松楸不存。 且水及之。 三里泊李家务闸。 元元贞二年立。

  甲午。 风利。 过通济桥闸。 十八里永通闸。 并永乐十六年立。 经朱相国南园。 圯甚。 泊东昌之崇武驿。 晋开运二年。 博州守羊□值河决。 城欲没。 祝天投水死。 水患顿息。 民德之。 立羊使君庙。 今水势半之矣。 聊城。 春秋齐聊摄之地。 秦置县。 城东七里漯河。 俗呼湄河。 黄河之支流也。 穆天子传。 天子自五鹿东征。 钓于漯水。 午趋东门曰迎仙。 水浸城隄。 环筑板桥二十余丈。 石刻鲁仲连射书处。 按元国子博士吴师道注战国策曰。 鲁仲连说燕将下聊城。 史不着年。 其书引栗腹之败。 此事在其后。 故通鉴大事记载于秦孝文元年。 当燕王喜五年。 齐王建十五年。 自赧王三十一年。 燕率五国伐齐。 闵王死。 襄王立。 三十六年燕昭王卒。 明年惠王立。 越武成王、孝王而至王喜。 凡三十四年。 此盖二事误乱为一。 自燕攻齐止杀骑劫二十五字。 或他年脱简。 而初燕将止谗之十一字。 亦他本所无也。 即单由即墨起。 七十余城即复为齐。 不闻聊城尚为燕守。 以齐之事势。 岂有舍之三十余年而不攻。 单之兵力三十余年而不能下。 与今日攻之岁余不下。 可见为此时燕将守聊城事也。 史独毅破齐不下者聊、莒、即墨。 策亦有三城不下之言。 果一时事。 则聊城亦为齐守而非燕将为燕守者。 此误因聊城不下而引与莒、即墨乱也。 攷之单传。 自复齐之后。 无可书之事。 齐襄公十九年。 当赵孝成王元年。 赵割地求单为将。 次年。 遂相赵。 必不复反齐矣。 距聊城之役凡十六年。 单岂得复为齐将哉。 此因岁余不下之言。 聊、莒、即墨之混。 而误指以为单也。 夫仲连之言。 止谓栗腹败。 燕国乱。 聊城孤守。 齐方并攻。 势将必拔。 其言初不涉闵襄昭惠之际。 所谓楚攻南阳。 魏攻平陵。 闵王时。 楚取淮北。 单复齐后。 盖已复之。 不闻楚魏交攻之事。 二事必在后也。 燕将被谗惧诛。 连书亦无此意。 史又称燕将得书自杀。 单遂屠聊城。 尤非事实。 齐前所杀燕将。 惟骑劫耳。 不闻其他。 此因骑劫而讹也。 师道援据详覈。 录之以俟博攷。 东门以水不启。 缘板桥入于子门。 二里望岳楼。 高广数丈。 四层。 下石洞四达。 胜甲齐鲁间。 以杜工部望岳诗名。 近改为光岳。 失其指矣。 相传出鲁班手。 梁有遗斧。 方钥之。 不克上。 又鲁连台城西北十五里。 古聊城地。 高七十尺。 今城中亦有之。 东昌饶枣梨。 今困水。 枣一石三金。 梨贵甚。 寻解维度闸。 又朱相国北园。 袤里许。 废尽。 柳丝旖旎。 可想张绪当年。 噫。 裴晋公午桥庄。 遭五代迄宋不废。 以朱氏全力。 独不铸六州铁。 惜哉。 十八里新闸。 二十里泊梁家浅。 【 堂邑。 】 盖聊城东岸界博平。 西岸界棠邑也。 梁家浅亦大聚落。 闻尚书张凤翔家焉。 今年八十一。 语云。 人以寿为荣。 我以寿为辱。 谅哉。 堂邑在漕渠西南三十里。 博平县在漕渠东岸四十里。

  乙未。 出梁家乡闸。 宣德四年立。 十五里土桥闸。 成化七年立。 民多楼居。 并清平县。 县在漕渠东二十里。 齐贝邱地。 十二里戴家湾闸。 成化元年立。 上即清扬驿。 民居千家。 今减过半。 二十里魏家湾闸。 二十里南板闸。 一曰双浅闸。 俱永乐十五年立。 二十里泊临清州东关。 古赵东鄙也。 汶水自南旺分水来。 至此渐微。 递置闸。 出临清之南板闸。 始合卫水。 卫水出卫辉辉县之百泉山。 即隋之屯氏河永济渠也。 炀帝四年。 自百泉东北引淇、滏、漳、洹诸水为大河。 赐名御河。 流八百里为元城。 又百五十里当清河之南。 值临清。 同汶水北达天津入海。 临清夹河而城,如张秋。 嘉靖壬寅巡抚曾铣筑。 万历□□又新筑城。 共周四十里。 而旧城为繁。

  丙申。 游大宁寺。 二龙爪槐。 婆娑可爱。 方元焕书第一山于石。 市驶云集。 固一都会也。 晚出南板闸。 可三百弓。 则新开上闸。 有金龙神庙。 门榜曰汶卫合流。 舟出口无牐矣。 合流处有舟亘之。 曰中洲。 环以石隄。 分建四闸。 而广济桥其尻也。 贾贩辐辏。 以上有观音阁。 故地云观音嘴。

  丁酉。 移泊户部钞关前。 听贾人登货受榷。 有茶若干筐。 列岸三日夜。 榷使未检阅。 毋敢室也。 客露寝以待。 偶入三官神庙。 庙祝曹某。 父故明经。 遭乱家破。 听其言。 惨甚。

  戊戌。 有朱氏招饮。 不赴。 沿河西岸以望。 卫水自西南来稍清。 异于汶水。 按西岸十五里东汉安帝葬母耿贵人处。 有池曰莲花池。 无攷。

  己亥

  庚子。 阴。 出西城。 渡河而东北走五里。 登永寿寺塔。 万历癸丑建。 塔九级,登其三。 亦遐瞩百里矣。 还憩一村菴。 僧云。 洪督师舟过贩盐。 派各文武吏输价若干。 故今盐贱。

  辛丑。 重阳节。 午刻解维。 是日。 朱太史别御淮安之轻舟。 六里。 阻风泊。

  壬寅。 发二十里□半边店。 二十里清河县油房。 齐贝邱。 汉甘陵地。 城在漕渠西三十里。 又二十里临清渡口驿。 盖临清、清河、夏津之交也。 夏津。 春秋齐、晋会盟之要地。 汉郓县。 在漕渠东岸四十里。 又四十里武城县。 赵平原君封邑。 非子游所宰也。 古武城在今兖州费县西北。 以名同。 有弦歌书院。 有子游庙。 友人沈叔明谓庙下饲数牛。 噫。 设求龙以祠李聃之亳。 求凤以祠接舆之楚。 抑何以应之哉。 武城人误而又误矣。 县在河东岸。 乘月行二十四里。 始泊。 御河尤萦回倍于内河。

  癸卯。 发二十里武城之甲马营驿。 一大聚落也。 与宋太祖所生地同。 五十里郑家口。 【 故城县。 】 市尤剧。 二十里泊方家浅。

  甲辰。 雨。 发三十里故城县。 古莜县膏池地也。 隶景州。 在河西岸二十五里。 四女祠。 山东恩县西北五十里。 恩县。 春秋齐之里邱。 唐改贝州。 宋平王则之叛。 改恩州。 明降为县。 其祠古安乐镇。 汉历亭傅顺女。 家富亡子。 四女不嫁。 矢终养。 植槐表誓。 有龙爪之瑞。 因拔宅飞升仙去。 今女像裹帼羽服。 补槐四。 以续其旧。 夜漏二十刻泊德州。

  乙巳。 晴。 发五里阻风。 而泊德州城北永乐初苏禄国王墓。 午还入德州城。 屡中寇而瘠。 西门喧衍。 往时漕艘所萃也。 汉董仲舒读书台在德州。 正统六年。 知州韦景元脩学掘地。 得石刻。 曰董子读书台。 弘治间始祠。 西城上振河阁。 足快远目。 盖本卫、漳、黄河诸水合流自武城入也。 申刻。 发二十六里。 深夜泊老君堂。 【 景州西南六十里广川镇董家里。 仲舒下帷处。 】

  丙午。 发三十里桑园。 【 景州东十八里。 】 十里吴桥口。 县在漕渠东二十里。 又二十里景州安陵镇。 民家三四百家。 有尚书曹思诚庄。 曹故党魏忠贤。 今尚以资雄。 东岸为东光。 土堡之戍百人。 偶入安陵院。 有阉僧。 云尝监团营。 同成国公朱纯臣、襄城伯李国桢。 今披缁六年矣。 问其姓不答。 俄风恬。 行四十里。 为吴桥莲窝驿。 月皎甚。 二十五里东光县。 在漕渠东岸三里。 汉渤海之弓高县也。 十五里夏店。 二十里油坊。 二十里交河县泊头镇。 夜分乃息。

  丁未。 登陆。 泊头镇在交河东五十里。 嘉靖三十年筑土城。 隆庆二年易砖。 商贾辐辏。 南北大都会也。 河间管河通判驻此。 有新桥驿。 未刻。 发二十里齐家堰。 二十里薛家窝。 二十里冯家口。 十五里沧州砖河驿。 中夜泊。

  戊申。 早发。 见河南水鸟无万数。 盘飞游泳。 色如白鹭而小。 榜人曰鱼鹰子。 意其为属玉也。 野多贵人冢。 其着为刘总督焘。 余未详。 又多废园。 可想往日之盛。 午泊沧州望瀛楼下。 沧州古渤海地。 城阌争级。 可屐不可屨。 闻沧州旧城在今治东南四十里。 开元寺铁狮二。 首昂一丈。 身长二丈。 相传周世宗驻此。 有冶者铸此赎罪。 尝居隐盗七人。 捕者获之。 晚行二十里兴济县。 宋之范桥镇也。 在漕渠东岸城下。 巷无居人。 明宪庙王皇后故里。 戚邸为墟。 闻石坊仅存。 河隄旧有柳数百株。 永乐间。 知县王彬以河决未及筑隄。 民居尽没。 痛不能救。 投水死。 尸直漂入县堂。 民祠祀之。 曰神隄。 即河隄也。 又六里。 微雨。 泊。 按九河故道。 谢肇淛曰。 马颊河在东光界。 唐开元中开新河。 胡苏河。 东光县东三里。 历庆云、盐山。 入海丰夹河会于海。 汉志云。 其水散若胡须。 【 胡苏台。 县东南。 高二丈余。 】 简河、洁河。 皆在沧州之临津。 钩盘河在沧州东南。 经乐陵县入海。 太史河在南皮县城北。 覆釜河在南皮县南。 齐桓公北伐至此。 缮修皮革。 名古皮。 以章武有北皮亭。 故曰南皮以别之。 徒骇河在沧州废清流县西北二十里。 有隄。 鬲津河在庆云县。 又在乐陵县西三十里。 陆氏九河攷谓。 钩盘河在献县东南八十里。 余八河皆在沧州、南皮、东光、庆云之境。 而郦道玄及宋儒程氏皆谓九河之地。 已沦于海。 与书传所载不同。 此盖后世新河而传以旧名耳。 未敢信以为真也。 又一统志。 鬲津枯河。 自齐河县经禹城、平原、德州、德平、乐陵东北至海丰入海。 钩盘自枯河自德州经德平东北至阳信县。 覆鬴枯河。 自庆云经海丰县南入海。 又济阳县东北至商河县境。 有马颊河。 因臆论之。 九河湮塞固矣。 未必俱沦于海。 黄流迁徙。 渐失故道。 后人随时易名。 不胶一迹。 脗合为难。 况秦汉以上。 记牒不存者乎。 海能沦。 亦能涨。 古滨海之地。 所化为蜃宫鲸窟者无几何。 安在九河之全陷也。 必不然矣。 宁存之俟后。

  戊申。 发四里青县。 在漕渠西岸。 春秋清国也。 东岸有土堡。 以护漕。 滹沱河源大铁山。 自代郡卤城。 东经献县城南十一里单家桥。 至青县南岔河口。 合卫河而北至天津。 又县南七里有盘古沟。 相传盘古氏冢在水中。 石棺铁锁系之。 或隐或见。 沟北岸立庙。 四野泬寥。 望断炊汲。 谁其流之。 或河伯不尽任其咎。 三十里流河驿。 潞水源幽州。 汉光武遣吴汉等十二将军追贼战于潞东。 即此。 今流河驿北通曰潞河。 驿旁一大聚落也。 耗于屡寇。 其西岸界静海县。 午晴。 二十七里唐官屯。 居人倍流河者三之。 青县中条山。 唐阳城隐于此。 攷沧州无此山。 而沧州旧有条县。 或因而名之耳。 其山有悬崖。 瀑布数十丈。 如猿鹤声。 西望山色。 又张秋来剏见也。 前河蠖屈。 不易檝。 俄试俄辍。 是日竟檝四十里。 夜泊静海县。 无城。 在漕渠东岸。 县西五里凤凰台。 以凤集此。 有遗址。

  己酉。 发二十里。 则武清县独流镇。 其人稠。 西巨浸渤漭。 按武清县南三角淀。 周二百余里。 古雍奴水也。 四面有水曰雍。 不流曰奴。 汉置泉州。 旧有城。 每云雾朦胧。 渔人往见城形四起。 门巷宛然。 二十里甘家口。 二十里杨柳青。 地多柳。 市倍于独流。 自独流以来。 夹水盈盈。 似邵伯、高邮道中也。 三十六里阻漕艘。 野泊。 是日立冬。

  庚戌。 发四里抵天津卫。 为三河下流。 沽水自北。 淀水自西北。 至卫城西北二里合流东注。 城左漕河自西又合之。 流东南九十里入海。 禹贡同为逆河入海即此。 古曰渤海。 亦曰东海也。 又曰北海。 楚子语齐师。 君处北海。 洪景卢曰。 北至于清海。 故曰北海。 以地连沧州。 亦曰沧海。 金封王福沧海公是也。 卫地属静海县。 城中不见井。 俱外汲于河。 道易淖。 余舟处苦之。 镇城百货交集。 鱼虾蟹鳟并贱。

   辛亥。 连日大风而寒。 波涛怒立。 旅怆弥切。

   壬子。 风微。 是日闻天津桃杏苹果。 今秋复花而实。

  癸丑。 始霜。 余更舟。 以朱太史并装。 前舟人施氏贷太史百金。 不能偿。 蠲之。 归其券。 至感泣。 寻移檝登观海寺。 明成祖驻此。 两庑作地狱变相。 未知阎罗何时狱空也。 又慈济药王庙。 奉羲农、黄帝。 亵矣。 夜风息。

  甲寅。 发十里丁字沽。 盖丁字沽、西沽、直沽。 并禹迹疏导之处。 在武清境内。 河形三岔如丁字也。 凡海上傍水村落俱曰沽。 河间府小渚俱曰淀。 卫河、白河。 会于直沽。 相萦入海。 土人呼直沽曰大直沽。 时江南民运白粮。 聚于丁字沽。 民呈户部更剥船八百。 至通州粮厅。 又剥船百至京师大通桥入仓。 潞河纡折。 过丁字沽。 及见天津城也。 舟人指京师之西山雪凝矣。 十里尹湾。 午阴。 十里桃花口。 十里蒲沟。 十里泊老米店。

  乙卯。 发十里杨村驿。 顺天通判分莅之。 市屋整密。 俄雨。 十五里遽大风而泊。 夜幸息。

  丙辰。 阴。 发二十里南蔡村。 一大聚落也。 十里黄家务。 十里泊蒙村。

  丁巳。 便帆十里白庙。 十里河西务城。 从陆纔里许。 从津不啻五里。 以萦旋故也。 夜雪。

  戊午。 度榷关。 泊白河西岸。 夜又雪。 白河在漷县东四里。 北出胡地。 经密云、通州。 又东南经香河。 入武清。 达于静海。 河两岸俱白沙。 不生寸草。 故名。

  己未。未刻。雪。

   庚申。 午霁。 是日朱太史入都。

   辛酉。 晴。 自天津来。 恒阴。 又河始冰。

  壬戌。

   十月癸亥朔。 河冰益坚。 度车骑。

  甲子。 入地藏菴。 值漷县杨生。 本温室。 遭乱侨居。 教授菴中。 脩脯不赡。 问以岳文肃 【 正】 后人。 云亦彫落。 所著类博稿。 板顷废矣。 菴地高。 今夏六月壬戌。 白河水溢及于垣。 则自万历辛亥六月大水后再见也。

  乙丑。

  丙寅。 入观音寺。 为市期。 村民趋焉。 进城北西门。 有双榜龙游泮者。 前漷县杨生苦逢掖如罪罟。 此又侈之矣。 访白河讲院。 内心极堂。 奉先师木主。 倾垣颓楹。 可念也。 南荡汇其门。 殆数百亩。 出朝阳门入关将军庙。 视观音寺并严正。 谚云。 南茶北酒。 南桥北寺。 良然。 庙碑二。 并米万钟撰书。 将军今封忠义神武大帝。

  丁卯。戊辰。

   己巳。 候车累日未集。 夜大雪。

  庚午。晴。

  辛未。 晚登涂。 舍车而徒。 心形俱适。 五里宿村舍。 故中丞刘氏庄。 今归侨人。 失齎粟一饵。 杂寝炕上。 夜雪。

  壬申。 旦走雪径。 冲寒策杖。 坚冰在须。 俄见晨旭。 俯仰莹澈。 恍焉开辟之初。 殊自失也。 枵腹甚。 乞饵分啖。 五里沙河店。 噉糜二器。 又三里龙泉寺。 【 漷县。 】 朱义儒易我以蹇。 谕御者善左右之。 风不可耐。 二十五里饭东镇。 寻过漷县。 其城一大周遭也。 县东四里曰泗河。 以四水合流也。 合注通州城东北入白河。 县西南晾鹰台。 辽主游猎处。 二十里张家湾。 属通州。 即白河下流。 相传元时万户张姓居此。 有城以护漕。 十五里宿通州胡氏。 以疲冻不善酒。 通州。 古潞河。 即鲍邱水也。 旧为通惠河。 元至正间。 丞相完泽议自昌平白浮诸泉为渠。 贯京城。 出南水门。 抵通州高丽庄便漕。 有五闸。 大通桥之东至庆丰五里。 庆丰至平津上闸七里。 上闸至下闸四里。 下闸至普济十三里。 普济至石坝十里。 河长百六十余里。 明时废。 嘉靖六年濬复。 每闸设吏卒。 共徒百八十人。 剥船300艘。 各价三十五金。 囊米递输。 通州城北五里黄船埠。 黄船千艘所泊也。

  癸酉。 仍策蹇。 二十里高米店。 □□里皇木厂。 周垣宽广。 路倾仄难步。 俄见碧瓦朱门者。 或遥指曰英王墓也。 □里入京城东便门。 度大通桥。 经崇文 【 元海岱门。 俗因之。 】 正阳二门。 凡十里至骡马市寓舍。 晚同朱太史小饮。 今而后少免于涂之人矣。 因计程四千余里。 四阅月始税驾。 禅裘葛而递燕吴。 于游侈矣。 而余(言剪)昧。 不挟一帙。 虽好登涉。 慕考据。 蒭蒭之口不甚核。 碑碣之详不及搜。 覿面易失。 经宿易忘。 余发种种矣。 何能为。 漫托副车。 祇自愧耳。 又同舟宁海葛生。 示天启初记镇江入京之费。 日析里算。 仅三缗有奇。 相距三十余年。 津涂艰剧。 费且十倍。 并识之卷末。 不几为蝌蚪前事耶。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