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古籍-免费在线古籍阅读平台 | 阅古籍经验分享

  1. 1三国演义
  2. 2红楼梦
  3. 3水浒传
  4. 4西游记
  5. 5后红楼梦

完本推荐

文学频道

明道杂志

明道杂志
作者:张耒 分类:短篇小说 字数:0.00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7319

《明道雜志》内容丰富多元,包含诗文考证,如指出白居易紫毫笔诗、韩愈《孔子廟記》用事之误,探讨杜甫诗中“闲”字避讳与版本差异;记载相术奇闻,像欧阳修、江邻几、苏舜钦被相术预言之事;

  • 西京杂记

    刘歆 中篇小说 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一部记载西汉长安城(西京)逸闻趣事的笔记体小说,作者一般认为是东晋的葛洪,但也有争议。该书共六卷,内容涉及宫廷逸事、人物传记、风俗礼仪、奇闻异事、园林建筑、花卉鸟兽等多个方面,展现了西汉时期长安的社会风貌。

  • 皇明诸司公案

    余象斗 中篇小说 皇明诸司公案

    万历二十六年(1598)余象斗编刊的《皇明诸司廉明奇判公案》(简称《廉明公案》)以及续编《皇明诸司公案》(简称《诸司公案》)。 余象斗 编述卷内封题“全像续廉明公案”体制同《廉明奇判公案传》,即卷下分类,类下分则,一则记一判案故事。全书四卷六类,其类目为“人命类”“奸情类”、“盗贼类”、“诈伪类”、“争占类”、“雪冤类”,每类9、10、11则不等,共收59则判案故事。此本既题《续廉明公案》。

  • 龙山四友

    还珠楼主 近代小说 龙山四友

    《龙山四友》是民国武侠北派五大家之一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本书讲述蒲城一个少年,姓寇名公遐,出身本是耕读之家,从小好武,最喜结交江湖豪侠之士,才十七岁便匹马仗剑,出作壮游。与其好友结拜为龙山四友,专诛灭异派余孽,报效国家…

  • 隔帘花影

    丁耀亢 中篇小说 隔帘花影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三世报隔帘花影》,又名《花影奇情传》、《三世花影奇情果报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金瓶梅》的续书,《续金瓶梅》的删改本。书前有“四桥居士”序。此书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续金瓶梅》而成,四桥居士可能即为删改者,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本衙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88年齐鲁书社《金瓶梅续书三种》排印本衙藏板本。《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写世事之沧桑,当然亦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床帏秘事

排行榜

  1. 1

    姑妄言

    姑妄言
    作者:曹去晶 类别:古典名著

    辽东人曹去晶创作于清代雍正初年的长篇章回小说,但从未见于文献记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其残抄本在上海一露鸿爪。六十年代,全抄本在前苏联被发现,但国内学者尚无法看到。九十年代《姑妄言》全刊本在台湾面世,一面世即引起学界轰动。《姑妄言》形式独特,内容丰富详赡、包罗万象,对于研究中国古文学史、文化史、民俗史乃至经济史等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本土未见记载、在域外沉睡了一百五十年的《姑妄言》的发现与出版,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史上的一件盛事,也是中俄学术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此书绝对可称是传统情色小说的集大成者, 该书中色情描写占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该书无论在内容上、或思想上,都已远远超过中国文学史上任何版本之艳情小说,即使在今日,我们仍可称其“空前绝后”,实堪为中国文学之异色瑰宝。

  2. 2

    灯草和尚

    灯草和尚
    作者:高则诚 类别:短篇小说

    《灯草和尚》,即小说《灯草和尚传》。又名《和尚缘》或《灯花梦全传》,共六卷十二回。题“元临安高则诚著”、 “云游道人编次”、“明吴周求虹评”,然文中引及《野史》、《艳史》一般认为是清初作品! 元末有杨知县者,妻汪氏,乃千户之女,15岁时嫁与这杨官儿,17岁时生女名长姑。长姑许与李商人之子李可白。杨官儿致仕后回原籍扬州,夫妻与女三口过活。 然杨官儿虽年四十,性好闲游,一日同几个朋友去苏州虎丘赏月去了。夫人在家冷清度日,忽有一头脸发面俱是红色的婆子自荐于江氏,称善作戏法。是夜,婆子取出一束灯草来,约有三寸长,到火上点着了,叫奶奶来看。夫人走近灯前,只见灯花连连爆下,忽一滴油落在桌上,抖然变了一个三寸长的小和尚,跳了两跳,走向夫人面前问话。后竟直钻汪氏阴户。小和尚又能变作身长八尺,日日与夫人交欢。杨官儿回家知情,夫人乃将和尚藏于婢女暖玉处,和尚遂与暖玉夜夜欢娱。

  3. 3

    红楼春梦

    红楼春梦
    作者:佚名 类别:古典名著

    《红楼春梦》是中国十大禁书之一,清·嘉庆年间禁。 遭禁原因:格调低下、色情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讨伐攻讦,成为一时盛事。

  4. 4

    痴婆子传

    痴婆子传
    作者:芙蓉主人 类别:古典名著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倒叙法,由70岁白发脱齿,但却风韵犹存的老妪上官阿娜,叙说一生经历的风流韵事。阿娜出生在一个严守儒教的家庭,自幼受到性压抑。因七八岁时吟咏“不从雪后争娇态,还向月中含丽情”诗句,被父责骂“他日必为不端妇”。至十二三岁时,春心萌动。于是偷读《诗经》,但不解“男女相悦之辞”,便向善弄风情的北邻少妇求问,少妇实告她男女交合之乐。自此阿娜不可耐,跃跃欲试。先与表弟共寝行欢,后挑逗家仆子俊于夜暮在曲廊作乐。不久,阿娜出嫁为人妻,先后又与年轻奴仆、家仆、和尚,以及公公、小叔子、妹婿、戏旦等乱伦和偷情。年轻的阿娜,已与13个男子贪享了肉欲。39岁时,痴婆子又与私塾先生谷德音纵情泄欲,终被其夫察知,遭毒打后遣送母家。小说结尾是痴婆子的忏悔。

  5. 5

    如意君传

    如意君传
    作者:徐昌龄 类别:古典名著

    《如意君传》为现存的明朝第一部艳情小说。明代文言不足万字中篇小说。主要写武则天与僧怀义、御医沈怀谬、张易之、张昌宗等淫乱事,重点写武则天晚年与薛敖曹淫乱。敖曹忠于唐室,劝则天召回李显,李显即位后德敖曹,而敖曹出宫不知所终,或谓仙去云云。 该小说为唐代的传奇小说作品。

  6. 6

    浪史奇观

    浪史奇观
    作者:风月轩又玄子 类别:古典名著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7. 7

    肉蒲团(玉蒲团)

    肉蒲团(玉蒲团)
    作者:李渔 类别:古典名著

    ,小说叙述元末的一位名叫“未央生”的书生,立志“作天下第一才子,娶天下第一美女”,于是抛下自己美貌绝伦的妻子,云游四方,猎艳寻欢。他经一次近于荒诞的手术之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发现妻子耐不住青春独处的寂寞,受人引诱而沦落风尘。未央生从此大彻大悟,斩断了人不人、狗不狗的“本钱”,削发为僧,终成正果。肉蒲团情节波澜起伏,环环相扣,而且互不重复,新意迭出,所以读起来颇有引人入胜之妙。尤其令人大感兴趣的是,作者对于性交一事,似乎别有天赋,每一个场面,都有独出心裁的地方,比起众多色情小说的陈陈相因、千篇一律来,那是不能同日而语了。它在西方享有盛誉,决非出于偶然。

  8. 8

    胡涂世界

    胡涂世界
    作者:吴趼人 类别:短篇小说

    光绪三十二(1906)丙午年中秋,由世界繁华报馆出版单行本。十二卷十二回。作者吴跰人,名沃尧,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字跰人,广东南海佛山镇人。清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生(1866年5月29日)生于北京祖父寓所,三岁,祖父亡故,随父母奉丧南归。十七岁丧父,十八岁被生计所迫,至上海谋事。光緖廿三(1897)年至廿八年,主持上海各小报笔政。从光緖廿九年起,致力小说创作,进入其文学生涯的黄金时代。宣统二年九月十九日(1910年10月21日)卒于沪寓。本书由若干独立的故事联缀而成,揭露清末官场的丑恶与黑暗。原连载于《世界繁华报》,故事未完。

  9. 9

    隔帘花影

    隔帘花影
    作者:丁耀亢 类别:中篇小说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全称《三世报隔帘花影》,又名《花影奇情传》、《三世花影奇情果报传》。四十八回。不题撰人。《金瓶梅》的续书,《续金瓶梅》的删改本。书前有“四桥居士”序。此书实际上是删改丁耀亢《续金瓶梅》而成,四桥居士可能即为删改者,其生平不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本衙藏板本,藏南京图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本衙藏板本,1988年齐鲁书社《金瓶梅续书三种》排印本衙藏板本。《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写世事之沧桑,当然亦有部分内容涉及到床帏秘事

  10. 10

    露春红

    露春红
    作者:苏庵主人 类别:长篇小说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而起,把花锦般世界,弄的七零八落。内中单表一人,乃临清城外富乐村居住,javascript:;姓赵,名然,浑家何氏。夫妻两口,开个粮食铺儿。虽则粜米为生,一应柴、炭、茶、酒、油、盐、杂货,无所不备,家道甚好。年过四旬,止得一女,名唤风儿。自小生得清秀,且资性聪明。是年,风儿长至十四,诗词歌赋不提,琴棋书画皆通。赵然因自家无子,欲寻女婿来家靠老。止因女儿灵巧多能,难乎其配,故求亲者虽多,却都不曾许。晃幸遇了金虏猖獗,把临清城围困,打破了京城,劫迁了二帝。那时城外百姓,一个个亡魂丧胆,携老扶幼,弃家逃命。且说赵然,时值此际,领着浑家何氏,牵着小女风儿,同一般逃难者,背着包裹,结队而行。急急如惊弓之鸟,惶惶如漏网之鱼。

查看更多

经部频道

读书正音

读书正音
作者:吴震方 分类:小学类 字数:0.22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8263

暂无

  •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孔丘 四书类 定州汉墓竹简《论语》

    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论语》抄本。这部《论语》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抄本,不仅各篇的分章与今本多有不同,在文字上同今本的差异达七百多处,是研究儒家学说和古代文字演变的新材料,值得重视。

  • 汉上易传

    朱震 易类 汉上易传

    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汉上易传》,《进表》原作九卷,《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图》三卷及《丛说》一卷。朱震以象数易为易学的正统,充分肯定汉易,排斥王弼易学体系。他将程颐易学归于象数系统,自谓该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易学,兼采汉魏以降诸家易说,“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而复合”。全书解说经传皆偏重于象数易,所附《卦图》以四十四幅图解说《易传》文句,《丛说》则是对各家解释经传的评论,亦皆主象数派观点。

  • 论语(英译本)

    孔丘 四书类 论语(英译本)

    CONFUCIAN ANALECTSConfucius

  • 说文解字系传

    徐锴 小学类 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解字》流传至唐代,李阳冰对它作了窜改,使《说文》渐失原貌。李阳冰整理《说文》时,排斥许慎,自逞臆说,对解说和篆法大加改动。为了纠正李阳冰的臆说,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一书。此书共分八篇四十卷。

排行榜

  1. 1

    大学章句集注(附译文)

    大学章句集注(附译文)
    作者:朱熹 类别:礼类

    《大学章句集注》是由宋代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所著。是朱熹对《大学章句》的注释,它是朱熹用力最勤的著作。《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2. 2

    易经证释

    易经证释
    作者:佚名 类别:易类

    《易经证释》一书,由天津救世新教会于民国27年(1938)年发行铅字版本。据说是一位目不识丁的人扶鸾,由旁人记录而成。这位扶鸾者上祈孔子等人留下关于《周易》的讲解,在书中随处可见‘先圣’‘亚圣’等字眼。其中有不少印刷错误,没有白话文。易经证释这本书后来在台湾出版过,价格是1200一套共八本。据说是孔子当初讲周易时的教材,虽然大陆对此书评价不是很高,但是台湾有学者认为是目前唯一讲易卦辞最透彻的一本书。遗憾的是由于后人不达圣人心思已将圣人点校成了憋舌子,时值传统文化复兴之际,不想言说想点校此书以还原圣人原本流利的口齿。小雅对《易经证释》的评价比较高,认为学习易经的人,《易经证释》是一本很不错的参考书。

  3. 3

    梅花易数

    梅花易数
    作者:黄宗羲 类别:易类

    《梅花易数》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是一部以易学中的数学为基础,结合易学中的“象学”进行占卜的书,相传邵雍运用时每卦必中,屡试不爽。梅花易数依先天八卦数理,即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

  4. 4

    易经杂说

    易经杂说
    作者:南怀瑾 类别:易类

    本书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易经》的讲记。其中,前部分主要介绍了《易经》的一般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后部分着重解释了六十四卦(始“乾卦”,终“未济卦”),而以对“乾卦”的解说为最详。内容包括:卦名、卦辞、爻辞,以及解释它们的《彖辞》、《象》、《文言》等。具有深入浅出、通俗易晓的特点。

  5. 5

    尚书(附译文)

    尚书(附译文)
    作者:孔丘 类别:书类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部分(伪《古文尚书》部分)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上次诸侯时发布的政令。

  6. 6

    汉上易传

    汉上易传
    作者:朱震 类别:易类

    汉上易传》,又名《汉上易集传》,南宋朱震撰,宋代集象数易学之大成的解经之作。《汉上易传》,《进表》原作九卷,《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皆作十一卷,附《卦图》三卷及《丛说》一卷。朱震以象数易为易学的正统,充分肯定汉易,排斥王弼易学体系。他将程颐易学归于象数系统,自谓该书以程颐《易传》为宗,和会邵雍、张载之易学,兼采汉魏以降诸家易说,“包括异同,补苴罅漏,庶几道离而复合”。全书解说经传皆偏重于象数易,所附《卦图》以四十四幅图解说《易传》文句,《丛说》则是对各家解释经传的评论,亦皆主象数派观点。

  7. 7

    周易译注

    周易译注
    作者:黄寿祺 类别:易类

    《周易译注》为《十三经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

  8. 8

    笠翁对韵(附注释)

    笠翁对韵(附注释)
    作者:李渔 类别:诗类

    学习近体诗、词和对仗、用韵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全书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9. 9

    中庸

    中庸
    作者:子思 类别:四书类

    中国古代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儒家经典之一。将“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

  10. 10

    匡谬正俗

    匡谬正俗
    作者:颜师古 类别:小学类

    颜师古撰师古名籀,以字行,雍州万年人。历官秘书监。事迹具《唐书》本传,是书永徽二年其子符玺郎扬庭表上於朝,高宗敕录本付秘阁。

查看更多

史部频道

后汉纪校注

后汉纪校注
作者:袁宏 分类:编年类 字数:18.51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8174

《后汉纪》是记载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历史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三十卷,作者是东晋的袁宏。袁宏字彦伯,曾在安西将军谢尚属下做参议军事,后来升任大司马桓温府的记室,又曾做东阳太守。他很擅长写文章,著作有《竹林名士传》等。 书中所记内容开始于淮阳王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止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写此书前,当时已经有《东观汉记》和谢承、司马彪等人的史书面世。但袁宏觉得这些书编撰庞杂,所载史实也不一致,出入较多。袁宏在参考各家著作的基础上,又参照《汉山阳公载记》、《汉灵献起居注》、《汉名臣奏》,以及各郡的相关史料,前后用了四年功夫,终于写成了《后汉纪》。后来,他看到张写的《后汉纪》中记载的东汉历史比较详细,又参考着进行了补充。 袁宏的著作并不是简单的参考前人的著作,然后进行编辑。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来搜集整理史料,内容丰富,语言简略明了,是现在东汉史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参考史料,其历史价值也很高。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四部丛刊》本。

  •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郭廷以 编年类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中华民国史事日志》,作者郭廷以。是书篇帙浩繁,作为研究中华民国史的工具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错误颇多,诚如编著者生前所云:“惟仍须修正”。

  •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黄以周 编年类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南宋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是一部记载北宋九朝史事的编年体史书,史料价值极高。该书原有九百八十卷,因卷帙庞大,传写刊刻不易,自元以后,世鲜传本。至清代,传钞本仅剩一百零八卷。今本五百二十卷,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

  • 续资治通鉴长编

    李焘 编年类 续资治通鉴长编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述详赡,史料丰富,史料价值极高,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焘于正史﹑实录﹑政书之外,凡家录﹑野记,广徵博采,校其同异,订其疑误,考证详慎,多有依据。

  • 南岳小录

    李冲昭 地理类 南岳小录

    《南岳小录》道士李冲昭撰。卷首有自序,称“弱年悟道,近岁依师。洎临岳门,频访灵迹

排行榜

  1. 1

    古本竹书纪年(附译文)

    古本竹书纪年(附译文)
    作者:佚名 类别:编年类

    竹书纪年,相传是战国时魏国史官所作,记述其记载与传统正史记载多有不同,但是与甲骨文、青铜铭文的记载相类,更具有可信性,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史料。 自晋代出土以来,竹书纪年原本竹简已经亡佚,而晋人所作的初释本、考正本也散佚,宋明时期有今本竹书纪年,但是经过清代学者考究,证明是伪书。清代朱右曾、王国维、范祥雍三人先后辑录竹书纪年,得到古本竹书纪年。而1981年,方诗铭、王修龄等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考证,编成《古本竹书纪年辑证》,是较为精细的本子。 《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279年)被盗墓者不准(Fǒu Biāo)所发现的编年体史书。当时被埋藏于魏安釐王(一说应为魏襄王)的墓里。《竹书纪年》记录了从夏朝到魏襄王(一说应为魏哀王)之间的重要历史事件,对研究先秦史有很高的史料价值。竹书纪年又与近年长沙马王堆汉初古墓所出古书近似,而竹书纪年的诸多记载也同甲骨文、青铜铭文、秦简、《系年》相类,可见其史料价值。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说:“《竹书纪年》在研究夏代的年代问题上有其特殊意义,正在于它是现知最早的一套年代学的系统。”

  2. 2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作者:郦道元 类别:地理类

    《水经注疏》为书名。《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作者杨守敬,字惺吾,晚号邻苏老人,湖北宜都陆城镇人,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金石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家、藏书家。《水经注疏》是杨守敬与门人熊会贞历时数十年写成。

  3. 3

    南史

    南史
    作者:李延寿 类别:正史类

    《南史》是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 《南史》没有采取编年体,而是把南朝各史的纪传汇合起来,删烦就简,以便阅读。列传中不同朝代的父子祖孙,以家族为单位合为一卷,对于了解门阀制度盛行的南北朝社会,有一定的方便。对各朝正史以删节为主,但有应删而未删的,如宋、齐、梁、陈四朝受禅前后的九锡文和告天之词等官样文章;有过求简练以致混乱不确切的,如把都督某某几州诸军事、某州刺史的官衔,一律省成某某州刺史加都督;也有由于对原书史文未能很好领会而把重要字句删去的。 《南史》中也有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等书中所未载的材料。虽然细微琐事较多,而且杂以神怪迷信,但也不乏有意义的史料。《宋书》未立文学传,《南史》以因袭为主,因而文学传不包括宋而从南齐丘灵鞠开始。这说明李延寿撰写《南史》《北史》的体制是汇集正史的纪传,因而拘泥于原书,没有达到李大师横则沟通南北,纵则贯串几代,综合成为新著的意图。《新唐书》李延寿传的评语说,“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是不恰当的。 文字简明 《南史》文字简明,事增文省,在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不足处在于作者突出门阀士族地位,过多采用家传形式。例如将不同朝代的一族一姓人物不分年代,集中于一篇中叙述,实际成为大族族谱。 以王、谢等大家为主,《列传》多附传,附传的人物多属家族成员,例如《南史·袁湛传》附传人物达12人,《北史·陆俟传》附传多至20人,前后相去百余年,乃至于有大量的神怪迷信,王鸣盛批此甚谬妄。《南史》《北史》中,某些传文亦有重复现象。

  4. 4

    溪蛮丛笑

    溪蛮丛笑
    作者:朱辅 类别:地理类

    《溪蛮丛笑》是宋代朱辅撰写的一部书籍,共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书)。

  5. 5

    漕船志

    漕船志
    作者:席书 类别:地理类

    《漕船志》是明代席书编写的一部记载漕船的专志,因所记以清江船厂为主,所以又名《清江漕船志》。

  6. 6

    佛国记

    佛国记
    作者:法显 类别:地理类

    又名《法显传》、《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历游天竺记传》、等,一卷。东晋法显撰,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佛国记》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

  7. 7

    吴中水利书

    吴中水利书
    作者:单锷 类别:地理类

    《吴中水利书》是宋代单锷撰写的水利著作,书共一卷。单锷关心太湖地区的水利,经常来往于苏、常、湖之间,调查太湖周围的水系源流,历30余年将其调查的研究结果著此为书。

  8. 8

    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
    作者:周达观 类别:地理类

    真臘風土記一卷,元周達觀撰。達觀温州人。真臘本南海中小國,為扶南之屬。其後漸以强盛,自隋書始見于外國傳,唐宋二史並皆紀録。而朝貢不常至,故所載風土方物往往踈畧不備。元成宗元貞元年乙未,遣使招諭其國,達觀隨行。至大徳元年丁酉乃歸,首尾三年,諳悉其俗,因記所聞見為此書。凡四十則,文義頗為賅贍。惟第三十六則内記瀆倫神譴一事,不以為天道之常,而歸功于佛,則所見殊陋。然元史不立真臘傳,得此而本末詳具,猶可以補其佚闕,是固宜存備叅訂,作職方之外紀者矣。達觀作是書既成,以示吾衍。衍為題詩,推挹甚至,見衍所作竹素山房詩集中。葢衍亦服其敘述之工云。

  9. 9

    西村十记

    西村十记
    作者:史鉴 类别:地理类

    一卷。明史鉴著。史鉴,明成化间松陵人,别号西村。此编十记一卷,内容为:临平山、宝石山、参寥泉、鄂王墓、飞来峰、韬光、三天竺寺、风篁岭、灵石山、烟霞洞、石屋洞、虎跑泉、玉岑山、六通寺、南屏山、玉泉寺、紫云洞、西湖、银瓶祠、紫阳庵、三茅观、凤凰山、胜果寺、浙江潮。冷泉图题咏附之。此记为史谦游山水之纪述,其自故里启行,逾嘉兴,历石门、崇道,望见有临平山,故为首纪。十记各自为篇幅,相互衔接,以观潮终之。行文特别而有法。冷泉亭图,由当时同游的沈石田作。附同游者题咏,初藏灵隐寺,后归龚氏,复归谢氏,终没于兵燹。清代万樊榭下敬身诸人,题者甚众,丁氏刻《西村十记》,乃采录附之。

  10. 10

    风土记

    风土记
    作者:周处 类别:地理类

    《风土记》是古代书籍名称,此书是记述地方风俗的名著,是迄今为止中国较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风土记》也是宜兴历史上第一部记录地方风物的书。 同名书籍主要有两本,一本是中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另一本为日本女帝元明天皇时期下令编写的地理文化志书。

查看更多

子部频道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作者:娄元礼 分类:农家类 字数:0.74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9661

《田家五行》这本书是作者入吴之后所作,所以书中所述都是吴中的情形。书分上、中、下三卷,每卷分为若干类。上卷自“正月类”至“十二月类”,每月都按日序记载占候;中卷是天文、地理、草木、鸟兽、鳞鱼等类,大部属于物候性质;下卷是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符等类。

  • 牛羊日历

    刘轲 农家类 牛羊日历

    唐刘轲撰。一卷。牛指牛僧孺,羊指杨虞卿、杨汉公。记述牛杨朋党事。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

  • 泰西水法

    熊三拔 农家类  泰西水法

    《泰西水法》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耶稣教会士熊三拔合作译著的、介绍西方先进水利技术的专著。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共6卷。

  • 四时纂要

    韩鄂 农家类 四时纂要

    四时纂要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农书。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 (一作韩谔) 撰,仿照《礼记月令》,逐月列举适宜农事。全书5卷。农业技术部分主要引自 《齐民要术》有增益。有茶与雄麻、黍穄间作和人工培育食用菌及植棉技术的记载。

  • 农说

    马一龙 农家类 农说

    《农说》是一本关于农学的书。在中国农书中,它是第一部系统阐述传统农学理论的著作。

排行榜

  1. 1

    洞玄子(附译文)

    洞玄子(附译文)
    作者:佚名 类别:医家类

    《洞玄子》的作者真实姓名和生平年代很难查考,一说洞玄子为唐代道家张鼎之号,其他来源均无从考证。 此书从丹波康赖的《医心方》中籍出,首尾连贯,似为完帙。洞玄子自言曰:“至于玄女之法,传之万古,都具陈其梗概,仍未尽其机微。余每览其条,思补其阙,综习旧仪,纂此新经。”由此可知此书是综合古代房中著作,补缺阐微的,其内容出入于《隋志》、《唐志》所载《素女经》、《玉房秘诀》之间,语言多似元朝人绮语,则可大致推知此书乃唐人所作。 该书十分强调房中气功导引,认为房室之事要循天地之法,遵阴阳之理,方可养性延龄。

  2. 2

    佛说阿弥陀经

    佛说阿弥陀经
    作者:释迦牟尼 类别:佛教类

    《佛说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大乘佛教经典之一,为净土宗所尊崇,被列为净土三经之一。 佛说阿弥陀经六字是经题。经题是经文之纲领。经文是经题之广说。欲解经文,先知经题。古云:智者见经题,便知全部义,愚人见经题,亦能得利益可见一部经之经题何等重要。 此经为净土三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之一。此经所提倡的念佛法门由于易学,使得念佛一时之间蔚为风气,甚至广泛流传于汉字文化圈各国,如日本、韩国、越南等。

  3. 3

    灵城精义

    灵城精义
    作者:何溥 类别:术数类

    明代人伪托五代十国何溥之名所撰《灵城精义》,创立三元三运之说,把天地之运结合起来,再辅以河洛八卦,使阴宅风水学说的适用性更为广阔。

  4. 4

    祝由十三科

    祝由十三科
    作者:佚名 类别:医家类

    祝由十三科,又称祝由科,是古代医术的一种流派,即祝说病由,不需用针灸或药物即可治病。 祝由科,自元代即列入太医院十三科。祝由二字,最早见于医书《素问》,谓上古之人治病,不用打针服药,只要移易精神、变换气质,请人施展祝由之术,即可搞定。 按现代医学观点看待,属于心理学之心理暗示、催眠部分。

  5. 5

    明夷待访录

    明夷待访录
    作者:黄宗羲 类别:佛教类

    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名著。通过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总结了秦汉以来,特别是明代的历史教训,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具有鲜明的启蒙和民主色彩,被梁启超称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6. 6

    地藏经

    地藏经
    作者:释迦牟尼 类别:佛教类

    《地藏菩萨本愿经》(梵文:Kṣitigarbha-bodhisattva-pūrva-praṇidhāna Sūtra,藏文:བྱང་ཆུབ་སེམས་དཔའ་ས་ཡི་སྙིང་པོའི་རྩ་བའི་སྨོན་ལམ་གྱི་མདོ་ཞེས་བྱ་བ་བཞུགས་སོ།།),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简称《地藏经》,大乘佛教典,是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之宏大愿望的经典。明朝莲池祩宏大师,为本经所作的题跋中,称此经由唐代实叉难陀译,而当时明朝流通本,译者多半题为法灯、法炬,此二人的生平及时代皆已不可考。目前的流通本,题为唐朝实叉难陀所译,明朝时则题为法灯、法炬所译,实际上的译者及译出年代不详。

  7. 7

    难经

    难经
    作者:扁鹊 类别:医家类

    《难经》是战国时期成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还分析了一些病证。其中一至二十二难为脉学,二十三至二十九难为经络,三十至四十七难为脏腑,四十八至六十一难为疾病,六十二至六十八为腧穴,六十九至八十一难为针法。

  8. 8

    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类别:医家类

    古代中医药学著作,清代医学家赵学敏编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时距《本草纲目》刊行已近两百年。其书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共十卷,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有716种,包含了不少民间药材,如冬虫夏草、鸦胆子、太子参等,以及一些外来药品,如金鸡纳(喹啉)、日精油、香草、臭草等。本书除补《纲目》之遗以外,又对《纲目》所载药物备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处给予订正。本书对研究《本草纲目》与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作为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9. 9

    慨古录

    慨古录
    作者:慨古录 类别:佛教类

    全一卷。又作湛然禅师慨古录。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圆澄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圆澄慨叹当时禅林规矩荡然而渐趋腐败堕落,恐因丛林自身之萎顿,而引致类于‘三武’之法难,故列举六祖以降,唐、宋时代活泼生动之机缘实例,恳切提撕,以唤起道心,重振宗风。由本书亦可略窥明末禅门之概况。

  10. 10

    太玄经

    太玄经
    作者:扬雄 类别:术数类

    作者:(汉)扬雄撰;(晋)范望注《太玄》,又称《太玄经》、《扬子太玄经》或《玄经》,是西汉学者扬雄的一部著作,用来阐述他的哲学体系和宇宙论。 ... 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七百二十九赞;另有玄首、玄测、玄冲、玄攡、玄错、玄莹、玄数、玄文、玄倪、玄图、玄告10篇。

查看更多

集部频道

朝鲜赋

朝鲜赋
作者:董越 分类:楚辞总集类 字数:1.24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10103

明董越撰。弘治元年,董越奉命出使朝鲜,通过在朝鲜的见闻,做了这篇赋,又用谢灵运《山居赋》例,自己为《朝鲜赋》作注。

  • 焚书

    李贽 别集类 焚书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 续焚书

    李贽 别集类 续焚书

    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斗士。

  • 新史学

    梁启超 别集类 新史学

    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

  • 茶联集锦

    周作人 词曲类 茶联集锦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期以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堪称人类文化的瑰宝。其特点是字数相同,对仗均衡,节奏相称,平仄协调。茶联是对联宝库中的一枝鲜花。它运用对联的文学特征,以茶事为题材,按照对联特点拟写而成。可被广泛应用于茶叶店、茶馆、茶庄、茶座、茶艺、茶居、茶亭、茶汤、茶人之家等,内容广泛、意味深长,雅俗共赏,既可宣传茶叶功效,又能给人带来联想,增加品茗情趣。现将所集茶联选登部分,以飨读者。

排行榜

  1. 1

    焚书

    焚书
    作者:李贽 类别:别集类

    《焚书》,哲学、文学性著作,明朝晚期思想家李贽著。李贽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64岁高龄时著成此书。《焚书》又称《李氏焚书》,6卷。他死后由门人汪本轲编辑成集、刻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续焚书》,5卷。两书收录了这位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生前所写的书信、杂著、史评、诗文、读史短文等,表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是我们研究李贽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著作。

  2. 2

    饮水词

    饮水词
    作者:纳兰性德 类别:词曲类

    《饮水词》是清初词人纳兰性德词作的一本词集。《饮水词》的名字由来为南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纳兰由此命名自己的词集为《饮水词》。

  3. 3

    郁离子

    郁离子
    作者: 刘伯温 类别:别集类

    《郁离子》,郁,有文采的样子;离,八卦之一,代表火;郁离,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谓天下后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思想内容以道为本兼与儒家形而下的用相结合。立意与行文变幻奇诡,颇得庄子精髓。

  4. 4

    云谣集杂曲子

    云谣集杂曲子
    作者:佚名 类别:词曲类

    云谣集杂曲子凤归云闺怨征夫数载,萍寄他邦。去便无消..

  5. 5

    近体乐府

    近体乐府
    作者:周必大 类别:诗文评类

    暂无

  6. 6

    范成大词集

    范成大词集
    作者:范大成 类别:词曲类

    《范成大词集》是由范成大所作诗词集。

  7. 7

    唐文拾遗

    唐文拾遗
    作者:陆心源 类别:楚辞总集类

    《全唐文》,是有唐一代(包括五代)文章的总集,也是迄今唯一最大的唐文总集。清嘉庆十二年(1807),清仁宗以内府所藏抄本《全唐文》一百六十册体例未协,选择不精,遂命儒臣重加厘定,由大学士董诰任总裁。董氏曾任《四库全书》副总裁,有主编巨书的经验,故非徒以位高而领衔,具体规划皆有裁定。

  8. 8

    随园诗话

    随园诗话
    作者:袁枚 类别:诗文评类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以及诗的修改、诗的鉴赏、诗的编选,乃至诗话的撰写,凡是与诗相关的方方面面,可谓无所不包了。

  9. 9

    新史学

    新史学
    作者:梁启超 类别:别集类

    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

  10. 10

    续焚书

    续焚书
    作者:李贽 类别:别集类

    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艰难生长的资本主义萌芽遭受腐败政治与封建经济的摧残,发展极其缓慢。在历史的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关头,地主阶级内部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政治上、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因循守旧反对改革的传统思想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等遭到了猛烈的冲击。被封建卫道士们视为"狂人"的"异端"思想家李贽,就是抨击时局,揭露假道学和封建礼教的勇敢斗士。

查看更多

道教部频道

庄子注

庄子注
作者:向秀 分类:道教类 字数:4.79万字+ 进度:已完结 总点击:6968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集,属于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寓言故事和优美的文风著称,对后世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语录)

    白玉蟾 正一部 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语录)

    暂无简介

  • 庄子内篇注

    匡庐逸叟 道教类 庄子内篇注

    庄子之学问功夫、效验作用,尽在此而已。其余种种撰出,皆蔓衍之辞也。内篇之意,已尽此矣。学者体认,亦不必多,只在此数语下手,则应物忘怀,一生受用不尽。此所谓逍遥游也。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幻真先生 道教类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若要细而言之,则亦不在五更,但天气调和,腹中空则为之。先闭目叩齿三十六下,以警身神毕,以手指捏目大小眦。兼按鼻左右,旋耳及摩面目,为真人起居之法。更随时加之导引,以宣畅关节,乃以舌拄上腭,撩口中内外,津液候满口则咽之,令下入胃存,胃神承之。如此三,止。是谓漱咽灵液,灌溉五脏,面乃生光。此后去就,大体略同。便兀然放神,使心如枯木,空身若委衣,内视反听,万虑都遣,然后淘之。

  • 女子丹经汇编

    佚名 道教类 女子丹经汇编

    “虎”即气,“龙”即神,“真穴”大约在两乳之间。“缚虎归真穴”者,即上阳子陈致虚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积气于乳房也。”

排行榜

  1. 1

    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太乙救苦护身妙经
    作者:佚名 类别:道教类

    《太一救苦护身妙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盖系隋唐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乃元始天尊演说,宣称太一救苦天尊神通无量,功行无穷。「寻声救苦,应物随机」。世人如遇各种苦难,只须唱呼「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念诵圣号。天尊即应化现身,前来救护。

  2. 2

    三十六水法

    三十六水法
    作者:佚名 类别:道教类

    三十六水法,撰人不详,约出于魏晋南北朝。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

  3. 3

    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语录)

    海琼白真人语录(白玉蟾语录)
    作者:白玉蟾 类别:正一部

    暂无简介

  4. 4

    大道真传

    大道真传
    作者:魏尧 类别:道教类

    《大道真传》是西蜀魏尧(则之)口述,由浙东陈孟笔录整理而成。《大道真传》所示最详尽处,当为“火候”一事。火候是丹学三大奥秘之一,为秘不轻传的机要,能掌握火候则丹可成,昧于火候万无一成。《大道真传》将火候逐节剖析,井然有序,可循层次而验。《一贯天机直讲·发端》中云:“谨于火候之逐节事条,紊其次第,少隐其义,以便学者自证。”《真传》和《直讲》实相表里,宜互相参照发明。凡《直讲》中未发之“火候逐节”,皆可从《真传》找到答案,故务请学者于两本细细参研。

  5. 5

    女子丹经汇编

    女子丹经汇编
    作者:佚名 类别:道教类

    “虎”即气,“龙”即神,“真穴”大约在两乳之间。“缚虎归真穴”者,即上阳子陈致虚所云:“女子修仙,必先积气于乳房也。”

  6. 6

    吕祖全书

    吕祖全书
    作者:刘体恕 类别:道教类

    暂缺《吕祖全书》简介

  7. 7

    黄庭经

    黄庭经
    作者:道魏华 类别:道教类

    又名《老子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内容包括《黄庭外景玉经》和《黄庭内景玉经》;两晋年间,新增《中景经》。由天师道魏华存自创门户而普传于世。

  8. 8

    庄子注

    庄子注
    作者:向秀 类别:道教类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学派的著作集,属于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全书共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个部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庄子》以其独特的哲学思想、丰富的寓言故事和优美的文风著称,对后世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9

    阴符经

    阴符经
    作者:李荃 类别:道教类

    又称《黄帝阴符经》。李筌分为“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察,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阴符之谋”皆离旨甚远。

  10. 10

    坐忘论

    坐忘论
    作者:司马承祯 类别:道教类

    《坐忘论》是唐代司马承祯(一说赵志坚)创作的道教典籍,《坐忘论》认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最可宝贵的是道。 《坐忘论》吸收止观禅定之说,其宗旨就是讲述修道的“阶次”。《坐忘论》分《敬信》、 《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7章。另有石刻本神形《坐忘论》。

查看更多

作品更新

最新发布 | 作品更新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 类别
    • 书名
    • 最新更新章节
    • 作者
    • 更新时间

Copyright (C) 2017-2025 https://yueguj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4024062号

本网站内容皆来自互联网,如无意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站删除 [email protected]

返回顶部